-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150 B52
备案号:21192-2007
DB 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6/T 95—2007
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2007-08-30 发布
2007-10-01 实施
海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6/T 95—2007
前 言
本标准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向民、唐贤明、隋曌、李丙顺、王国福。
I
DB46/T 95—2007
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amarck)苗种繁育场的建设要求、生物饵料的 培养、繁育技术、收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方斑东风螺苗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繁育场建设要求
3.1 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育苗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要求。 3.2 育苗场环境
育苗场应选择潮流畅通,进排水方便,通讯、交通便利,电力、淡水供应充足的地方。 3.3 育苗池条件
育苗用水为砂滤海水,水深80cm~100cm,水温23℃~30℃,盐度27~34,pH值8.0~8.4,溶解氧 保持在4mg/L以上,NH4+-N含量≤0.4mg/L。
4 主要设施
育苗池为室内(或室外)深度为80cm~120cm的10m3~20m3圆形(或长方形)池子,室外池上方遮盖 遮光率为95%以上的防晒网,池内布设气管和进、排水管,排水排污便利。配备供水系统、供气系统、 配电系统、水处理系统等。
5 生物饵料
5.1 饵料的选择
以海洋单胞藻为主,常用的单胞藻种类主要有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拟微绿球藻 (Nannochloropsis oculata)、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选择 2 种或多种单胞藻饵料效果好于选择单一饵料。
5.2 饵料的培养
5.2.1 一级培养
提前 1~2 个月对藻种进行活化培养。接种比例控制在 1 : 2~5 之间,每隔 5 天~7 天扩大接种一 次,保持单胞藻始终处于指数生长期。
5.2.2 二级培养
二级培养又称藻种扩大培养,其操作流程是:清洗培养器具→进水→对海水进行消毒→接入一级 种→日常管理。
1
DB46/T 95—2007
5.2.3 三级培养
三级培养即为生产性培养。其操作流程是:清洗培养池→进水→对海水进行消毒→接入二级培养 藻种→日常管理。
6 亲螺培育
6.1 亲螺选择
挑选贝壳完整,活动力强,壳高4cm以上、体重50g以上的性成熟个体。 6.2 亲螺培育
将亲螺放于池底铺有8cm厚沙层(砂粒大小为0.1~0.3mm)的培育池中培育。日流水量为100%, 每天下午投喂饵料,饵料以杂鱼、虾、蟹为主,投饵量为亲螺体重的5%~10%,一般以第二天早上略 有少量剩余饵料为适宜。每天早上8:O0~9:O0进行排水以及捞出鱼骨和残饵。 6.3 交配产卵
让成熟的亲螺进行自然交配并产出卵囊。 6.4 卵囊收集
排水至10公分水位后进行卵囊采集,将采集的卵囊清洗干净,用100mg/L浓度(PVP-I)消毒2min~ 5min后,置于孵化筐中,避免卵囊大量堆积在一起造成局部缺氧而影响卵的孵化率。 6.5 卵囊孵化
在水温 24℃~30℃、盐度 28~30 及充气条件下,受精卵经过 5 天~8 天发育孵出面盘幼虫,幼虫 穿过筐孔进入育苗池,而空卵囊和未孵化的卵囊则留在孵化筐中。
气量控制:孵化时气充气量应较大,保持池水呈沸腾状态。
7 苗种培育
7.1 幼体培育 7.1.1 培育密度
由于幼虫个体较大,其培育密度以控制在 0.1 个/ml~0.2 个/ml 为宜。 7.1.2 投喂管理
浮游期幼虫以投喂小球藻、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46 T 182—2010“海南和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
- DB46_T05-2012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及使用安全作业规范.DOC
- DB46_T12-2012椰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3-2009海水养殖珍珠.DOC
- DB46_T19.1-2001无公害瓜果菜生产技术规程总则.DOC
- DB46_T19.3-2001无公害蔬菜茄果类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9.4-2001无公害蔬菜瓜菜类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9.6-2001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21-2006杨桃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23-2006香蕉质量包装标志和贮运.DOC
- DB46_T96-2007方斑东风螺养成技术规程.DOC
- DB46_T97-2007九孔鲍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鲍养殖技术.DOC
- DB46_T98-2007黄灯笼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99-2007海南陆稻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0-2007毛叶枣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1-2007蜜本南瓜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2-2007屯昌黑猪(商品猪)猪苗繁殖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3-2007小果型西瓜坡地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4-2007小红尖椒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46_T105-2007木薯栽培技术规程.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湘质监统编资料(全套表格).pdf VIP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最新)重点.doc VIP
- 教育评价改革下的2025年职业教育评价体系重构及行业趋势展望.docx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8190.4-2023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和瞬态试验循环.pdf
- 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复习资料.docx VIP
- 2023预防电信网络诈骗PPT课件.pdf VIP
- 实施指南(2025)《GB_T34927-2017电动机软起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ptx VIP
- 高中励志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与及其自动化专业.pptx
- 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