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调研提升安远经济 打造边贸重镇.docVIP

调查调研提升安远经济 打造边贸重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查调研提升安远经济 打造边贸重镇

调查调研提升安远经济 打造边贸重镇   提升安远经济,打造边贸重镇一、基本情况安远乡位于宁化县北部46公里处,地处闽赣两省四县八乡的结合部。他东邻建宁县均口镇,南接宁化县河龙、水茜乡,北连建宁客坊、黄埠、伊家乡,西面与江西石城县高田镇和广昌县塘坊乡毗邻。总面积280平方公里,居全县第一,耕地面积5.3万亩。现辖19 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4909人。2003年,全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1390万元,工业产值4800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96.68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0万元,引进县外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9元,各项工作综合评比位列全县乡镇第三。安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肉猪、仔猪。特产有辣椒、银杏、红菇、魔芋、稻萍鱼等,曾有“鱼米之乡”“宁化粮仓”的美誉。安远是个文明古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墟市,宋称黄土岗,明设巡检司,故有安远司之称,民国时为安远镇。1930年1月,毛率领的红四军二纵队曾进驻安远并经硝坊、营上、吴家,向塘坊,西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广昌。1933年,澎湃县苏维埃政府从湖村巫坊村迁驻安远里坑,方志敏的胞弟方志纯曾任澎湃县委书记。1934年,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由建宁都上迁驻安远。安远现为我市重点革命老区乡镇。二、小城镇建设和边贸发展历史和现状由于安远地理位置特殊,安远的集市贸易远近闻名。明代时集市规模和交易量在汀州府辖区为最。周边县乡远至江西抚州等地人民生活所需的食盐、大米、食糖、布匹等均在安远集散、中转。据传,当时食盐交易量墟日高峰时多达2万担。为保护商贾利益、维护治安,官府历来都屯兵于此。现乡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旧曾是安远司衙和国民党时期乡公所所在地。抗日战争暴发后,内地货源日趋紧缺,南昌与赣东南县商贾纷纷云集此地,安远成为闽、赣、浙、粤四省十多个县的货物集散地,边界贸易空前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安远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边贸优势进一步发挥,1998年,安远被我市确定为小城镇建设边贸重点乡镇。近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县委县府实施“农业115工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 “招商兴工”战略,狠抓工作落实。本届乡党委政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农业强乡,科技兴乡,边贸重乡和财政富乡”的奋斗目标,组织实施经济113工程(即“夯实一个农业基础,打好一张边贸牌,做好田间、畜牧养殖和山上开发三篇文章”),壮大安远经济,打造边贸重镇。2003年底集镇个体工商户达到 271户,私营企业5家,从业人员1100余人,注册资金1863万元,年交易额达到3636万元,其中销往江西及周边县乡的建材、家电及生产生活物质达 2500万元。在边界贸易的推动下,安远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集镇承载功能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在水、电、街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完成了集镇建设规划,改造旧房5万平米,新建农民住宅8万平米,开发商铺500余间。打通了规划的“四纵三横”街道并完成了其中“两纵两横”街道的水泥硬化。铺设排水沟3公里。完成了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工程。安装了街道路灯。修建了2处公厕。实现了程控电话进村入户,开通了小灵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讯号基本覆盖;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新建起3.5万千伏的变电站,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后,对生产要素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集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80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1%,预计到2005年,集镇人口可达1万人。二是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商品集散流通功能进一步加强。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农副产品需要进入市场,参与流通,为了方便购销,搞活经济,我们先后兴建了农产品、肉猪、活牛等3个专业市场。有效促进了安远特色农业的发展,全乡烟叶、食用菌、肉兔、肉牛产业化步伐加快。目前,我乡持有农村经纪人证书的有8人,以潘进水为首粮食营销大户有12家,年销售粮食500吨以上;以曾祥华岩前养兔场为龙头的养兔户达98户,年出栏销售肉兔近万头;以张承良为首的蔬菜营销队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软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强了人文环境建设。我们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乡兴我荣,乡衰我耻”教育,倡导树立“发展安远我帮忙,安远发展我致富”的新观念新思想活动,群众素质得到提高,安远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开始树立。二是加强了政策环境建设。人大、纪检部门经常开展行风评议活动,促进了部门服务质量的提高,经商业主、投资客商对安远的赞誉度有所提高。三是加强了服务环境建设,不断改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先后投资新建了中学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小学教学办公楼共3座,同时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显著。 2003年完成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成立了老年活动活动中心。在医疗卫生方面,现有的安远中心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