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先户口后单位 旧体制造就的新跳板.doc

毕业生:先户口后单位 旧体制造就的新跳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生:先户口后单位 旧体制造就的新跳板

毕业生:先户口后单位 旧体制造就的新跳板 拿到北京户口,接着跳槽,这在北京职场上屡见不鲜。对于在北京找工作的一些大学毕业生来说,“先工作后择业”变成了“先户口后单位”。而对于企业来说,户口成了吸引人才的招牌、筹码,但是,不少以为提供了户口就能留住人才的企业,最后不仅给人才做了“跳板”,还白白支付了一笔培训费 3月下旬,高校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到来了。这两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暖通与空调专业四年级学生刘欣,正忙着在北京找工作。刚刚把简历交给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一家企业,刘欣告诉记者:“虽然待遇一般,但这家企业能解决北京户口,这是我最看重的。在北京工作首先要解决户口!” 据了解,北京每年的进京指标大约在1.5万个左右。像刘欣一样,许多在北京求职的外地高校毕业生都采取了“先户口、后单位”,“先工作、后择业”的就业思路。户口,对于许多非北京生源的大学生来说,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开端,是今后在北京寻找到更好工作的本钱。 刚刚办好了北京户口、拿到北京身份证的叶入荣,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年前,作为宁夏大学工商管理和英语专业双学位获得者的她,为了能找到解决北京户口的工作,几乎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各种招聘会。然而,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北京生源”的条件,以及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才能优先享受到进京指标的政策,令小叶与几份心仪的好工作失之交臂。直到去年7月,她才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找到一份在近郊中学当老师的工作。 如今,住在北京东三环的小叶,每天早晨5时30分起床,让男友开车40分钟送她到西南四环外的这所中学上班。每天望着男友布满血丝的双眼,小叶内疚不已。“在郊区做老师的工作是暂时的,现在拿到了北京户口,我以后就自由了!在人才市场上,只要你有北京户口,个人条件优秀,选择的空间就很广,根本不怕找不到离家近又理想的工作!”小叶告诉记者,她的理想是去一家外企工作,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对于在北京已工作两年多的乔辉来说,户口只是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户口的吸引力,在拥有之后,就变得微不足道。如果一家企业想通过户口留住人才,那是不可能的。”在西门子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工作1年后,有北京户口的乔辉,紧接着就跳槽到薪水高出1倍的UT斯达康公司工作。 “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都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不是我们钻户籍政策的空子,而是不想做户籍政策的牺牲品。”乔辉说,虽然现在的工作比以前辛苦多了,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但心情却好极了!乔辉刚刚拿到了位于南三环的一套新房的钥匙,“如果不跳槽,这个自己挣钱买房的计划,可能还得拖上好几年呢!” 拿到北京户口,接着跳槽,这是北京职场上很常见的现象。从中央国家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到普通的北京国企和一些高科技公司,拿到北京户口接着跳槽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对于企业来说,户口是吸引人才的招牌、筹码,但是不少以为提供了户口就能留住人才的企业,最后不仅给人才做了“跳板”,还白白支付了一笔培训费。 在许多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不管公司大小,只要能解决北京户口,招聘台前就挤满了求职者。在北京市某公园管理处的招聘台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很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单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文秘等专业的毕业生,但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往往留不住,每年都有人解决了北京户口就调走了。 北京某著名通信建设总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胡先生告诉记者:“单位每年分来的大学生,因为是学通信工程等热门专业的,跳槽非常频繁。虽然新人跟老总第一次谈话,常常都会说安心工作、不会跳槽,但不少人还是拿了户口,就跳槽到别的高薪企业了。”胡先生说,他们公司虽然是有名的国企,享受着优先获得进京指标的优惠政策,但依然留不住人,依然要面对新人不断跳槽的尴尬境地。 “实施分配进京指标这样的优惠政策,帮助北京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企业吸引人才,初衷是好的,在一定阶段上的作用可能起到了。但企业仅仅依靠户籍政策想留住人才,恐怕就很难办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分析说:“现在,日益开放活跃的劳动力市场给人才流动提供了许多机会,企业不切合实际的一厢情愿,是不现实的。” 北京市人事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有1400万,政府从宏观上还是需要控制北京人口总数的。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用进京指标这种限制性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原来用户口政策来扶持企业的这种计划经济手段,在人才市场逐步成熟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失去本来的意义。一些人力资源专家提出的把这种对企业限制性政策变成鼓励性政策的改革思路,目前还在探讨之中。” 相关新闻 双重优惠政策变成了双刃剑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胜利老师在分析政府、企业、人才三者在进京指标问题上的法律关系时表示,北京市政府给予部分企业进京指标,是对企业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借此吸引优秀人才,于是,进京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