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测试题 Unit11二卷 试题分享
郸城光明中学九年级世界现代史
2014---2015学年度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激化;)2、时间:1917年3月,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6、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二、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七月事件”的发生。注: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2、▲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注:这是列宁亲自领导。
3、胜利:①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②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1918年3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 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政权: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标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5、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力量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
③外交: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次大战。
④军事:1918年1920年取得了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斗争的胜利。
⑤迁都:1918年3月将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6、▲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3)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指明了道路。
(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3、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
- 1 -
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注:Δ俄国最早退出一战 Δ中国同一时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最早在中国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Δ俄国发生社会性质变化的事件是:
①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②1917年的十月革命,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答: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答: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请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谈谈十月革命成功之处是什么?
答: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不同。俄国是城市夺取政权,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
第二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
①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②▲作用(评价):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难关。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③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普遍实行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2、新经济政策(制定依据:国情,小农经济占优势)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形势。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
有企业,让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