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割前脱”型联机秸秆切割装置的试验研究.pdf
摘 要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有很高的经济利用价值,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有
机肥料和其它一些工业用途。所以在收获时减少水稻秸秆的损失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可以
得到整齐和完整的水稻秸秆,这对于象利用稻草编织等工业用途就再好不过了。
我国的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由蒋亦元教授(中国1I稃院院七)
发明的4ZTL-1800型自走式割前摘脱稻(麦)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对谷物割前摘脱的同时将脱
粒后的秸秆在被行走装置压倒之前进行切割并搂集成条铺。但是当机器的前进速度超过1.6米
,秒(5.8公里/,J、时)时,割茬高度会显著增加,甚至将稻草秸秆推倒而无法进行切割。
经过理论分析,得出割茬过高的原因:一是横向弯斜量过大;二是收获水稻时秸秆向前
倾斜严重,从而割茬过高,甚至将后面的秸秆压倒,造成无法切割。
拟定采用两种方法解决割茬过高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一是只改变动刀片参数;二
是采用S=2t=2to=101.6毫米的切割器。
设计和改进了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和高速摄影的判读分析证明:
1.只改变动刀片参数在降低割茬高度上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尤其当水稻秸秆向前倾斜严
重时,效果明显。
2、对于普通I型切割器来说,如果水稻秸秆的倾斜不是很大时,割刀水平或前倾布置对
割茬高度影响不大。
3、对于尺寸关系为S=2t=2to=101.6毫米的往复式切割器来说,水平布置和前倾布置
对水稻秸秆切割质量影响很大。
4、对于尺寸关系为S=2t=2to=101.6毫米的往复式切割器在前倾布置时,对切割水稻
秸秆的适应性很好,能够满足低割茬、较高前进速度的工作要求。
本文通过对影响割茬高度因素的理论分析,找出了割茬过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和
途径,并通过试验研究,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对解决水稻收获过程中的秸秆切割问题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稻草;秸秆;切割器;割茬高度;割前摘脱;水稻收获
STUDY0NTHECUTTERBAR
SPECIALIZEDFOR
PRIORT0
HARVESTER
ABSTRACT
rice all and raw forlivestock
The strawis biomassresourcevaluablematerial
importantenergy
fertilizerand u∞.Itis toreducethedeestrawlosein
forage,organic industrial meaningful
wouldbe itintactandin orderfor
harvestingoperation.It best,ifpossible,tokeep 900d weaving
snw
mat,eto·
Nowtherice mechanizationisstillbackwardinour
country.The
harvesting self-propellezl
‘Ti combineharvester“4ZTL-1800InventedProfessor
C”dee(whean by JiangYiyuan
ofChinese wellin and
(AeademieianAcademyEngineering)performedimmediatelycutting
Sq;laWafter frontofthecrawler.Butas machines
the 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