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1919-1927.doc
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段特征】
一、政治:
⒈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考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
⒉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考点:国民革命运动)。
二、经济: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三、思想: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考点:孙中山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
第一阶段1919――1924-----1927
政治
第1课时、五四运动
【考点解析】
一、原因:
⑴国内原因:
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
②阶级:“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⑵国际原因: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⑶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过程:
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四、意义:
①政治: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②文化: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③思想: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第2课时、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
⑴主要内容:
①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⑵意义:标志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中共一大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⑴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⑵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⑶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⑷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3、中共二大(1922年)
⑴内容: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⑵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能够提出科学纲领的原因: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就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例题6】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924年~1927年)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⑴合作的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 ⑵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党内合作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⑶
⑷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北伐战争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勇敢,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意义: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觉悟。扩大中共的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
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主观: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6.国民革命的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二、经济
一战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萧条。
【例题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就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习题及解析(第二章).doc
-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5.doc
- 2010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12.doc
- 2010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 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2010年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综合性学习篇)1.doc
- 2010年某省某市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和医学基础知识》真题(一).doc
- 2010年江苏省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系列模拟物理试卷5.doc
- 2010年济南市物理中考真题.doc
- 2010年第二期保荐代表人培训笔记.doc
- 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doc
- 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_第12节_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oc
-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江苏省如东县2013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语文(理)试题.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0世纪以来中国之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 2013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考卷.doc
- 2013年“志英杯”九年级化学竞赛决赛试卷(含完整答案).doc
- 2013年上海高三十三校调研考语文试卷.doc
- 2013年中考历史( 辽宁-辽阳).doc
- 2013年信息技术考试选择题2.doc
- 2013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建设》考试试卷00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