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体化节能推进置的构型设计及水动力性能预报
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构型设计及水动力性能预报
摘 要
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节能推进装置,该装置通过优化桨舵间的水动力
干扰以达到节能目的。方向舵的前缘被设计成扭曲状,并通过一个前端削平的舵球将舵
与桨毂连接起来,舵球随舵一起转动,后端采用襟翼舵形式,通过襟翼的小角度摆动便
可实现船体的转向。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通过对舵的合理改装即可提高船舶推进系统水
动力及空泡性能,同时保证了船舶操纵性需求,是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新兴
节能推进系统。本论文应用势流理论面元法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进行了设计,研究了
舵球几何参数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影响,探讨了扭曲舵设计目的对其设计方法及水
动力性能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基于势流理论与粘流理论设计的扭曲舵形状上的差异,
根据襟翼舵尾弦比及转角比对舵侧向力的影响设计了襟翼大小及形状,并开展了一系列
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最后结合粘流CFD技术
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推进及空泡性能进行了计算。
为研究舵球对桨舵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用面元法计算了螺旋桨.舵.舵球系统的
推进性能,并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通过迭代计算考虑螺旋桨与舵及舵球之间
的相互干扰,螺旋桨与舵之间的诱导速度在面元处进行周向平均,将非定常问题转化为
定常问题。首先用该程序计算了桨舵系统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然
后对舵球几何参数进行了变尺度计算,结果表明舵球直径与螺旋桨直径存在最佳匹配
值,使得螺旋桨效率最大,舵球长度存在临界值,当舵球长度小于临界值时螺旋桨节能
效果增加显著,对于本文计算的模型而言,添加舵球后节能效果最佳可达3.23%。
由于螺旋桨在舵不同展向位置处产生的诱导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因此设计了增
大附加推力和减小空泡的扭曲舵,并针对设计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将改进后
的扭曲舵与原型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增大附加推力的扭曲舵水动力性能提高1%.2%,
减小空泡的扭曲舵表面压力分布均匀,空泡性能改善;同时针对势流理论计算位于毂涡
区场点诱导速度准确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与基于粘性流体的诱导速度计算结果进行
了比较,认为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在桨叶后方范围内一致,只是在桨毂后方有较大差别,
如果桨毂后方加装舵球,二种计算结果造成扭转角度的差别可以不予考虑。
为研究襟翼舵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操纵性的影响,首先讨论了尾弦比及襟翼摆
角对舵水动力性能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尾弦比襟翼舵升阻力曲线进行选型,然后研究了
桨后定转角比型襟翼舵及定转舵比型襟翼舵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桨后襟翼舵较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敞水效率高,对于定转角比的襟翼舵而言,螺旋桨载荷越大,襟翼舵舵效越好:对于定
转舵比襟翼舵而言,转舵比对法向力系数作用明显,转舵比越大,襟翼舵法向力系数斜
率提高越明显,对于尾弦比0.2的襟翼舵而言,当转舵比达到3/4时,法向力系数斜率
提高能达80%。
基于势流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的新方法。
首先研究了流场中含2个升力体的面元法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中螺
旋桨和舵同时求解,二者间的相互干扰通过时域内影响系数的变化进行考虑。计算时,
以定常计算结果作为非定常计算的初始值,考虑了非定常求解时泄出涡的时间效应。然
后计算了均匀流及非均匀流中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非定常水动力性能。将均匀流中计算
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
精度,可以有效地预测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非定常水动力性能,螺旋桨旋转1周,推
力及转矩周期与桨叶数相同,非定常力以1倍叶频为主。舵受力出现较大的振荡。
为分析粘性力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一体化节
能推进装置的水动力及空泡性能,计算域全场采用结构化网格,在螺旋桨叶根、叶梢、
导边、随边及舵周围的网格进行加密以尽量捕捉到流场的细节,结合多参考系模型和滑
移网格技术,计算了均匀来流中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水动力性能及流场特性,比较了
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与普通桨舵系统物面压强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一体化节能推进装
置尾流场速度分布情况及尾流场中能量耗散情况,计算结果表明: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
减小了流场的湍动能,改善了舵表面压力分布,使得整个系统较普通桨舵系统推进效率
提高5%弼%,同时,在对一体化节能推进装置的空泡预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