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VIP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2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渭河“2003”洪水灾害及其减灾措施的分析 2 洪水灾害情况    渭河“2003”洪水渭河下游全面漫滩,河道整治工程全部着流,干流堤防全线偎水行洪,平均临堤水深约2.0m,最大临堤水深3.9m;渭河渭南以下南山支流全部发生洪水倒灌,最大倒灌长度达7.5km。    各类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严重。据统计,共有48处河道工程805座坝垛发生严重根石走失、坡石坍塌、坝头墩蛰、坝身裂缝、土胎外露、坝裆后溃、连(进)坝路冲毁、备防石倒塌淤埋等险情。干支流堤防共发生决口、裂缝、管涌、漏洞、坍塌、堤身及穿堤建筑物渗水、陷坑等险情1568处,大堤交通桥倒塌1座。河道水文、管护等设施也水毁严重。    洪水给渭河下游渭南、咸阳、西安3市12个县(市、区)造成严重灾害,受灾人口56.25万人,迁移人口29.22万人,总受灾面积91867hm2,成灾面积81560hm2,绝收面积81307hm2;倒塌房屋18.72万间;损坏水利设施6503座、抽水站17座、桥涵17座、公路158条558km、输电线路296km,20个乡镇卫生院被淹,造成危漏校舍195所,182所学校4.9万名学生无法入学上课,直接经济损失29亿元。受灾最为严重的二华地区决口洪水淹没面积20133hm2,淹没最大水深4m,受灾人口35.1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3.21亿元。 3 洪水灾害原因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渭河“2003”洪水流量并不大,但其水位之高、洪峰传播历时之长、洪灾损失之严重却是历史罕见的。分析表明,造成这种小水大灾特殊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河道泄洪输沙功能的退化致使临潼~华县河段滞洪严重 渭河“2003”洪水临潼~华县河段滞洪的突出表现是:洪水演进速度慢,高水位行洪时间长。与以前水位最高的“96.7”洪水相比,临潼站洪峰水位偏高0.55m,华县站洪峰水位偏高0.5lm。除临潼站洪峰流量较“96.7”洪水大1070m3/s外,造成临潼~ 华县河段滞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1 河床抬升、河道纵比降变缓 三门峡建库以来至2003年汛前,渭河下游累积淤积泥沙13.21亿m3,其中渭淤26断面以下淤积泥沙12.96亿m3,占渭河下游总淤积量的98.1%;1989年汛后以来渭淤26断面以 下淤积泥沙2.87亿m3,占该河段累积淤积量的22.1%。大量的泥沙淤积造成渭河下游河床大幅度抬升(见表5),2003年汛前临潼站、华县站河床平均高程分别较1965年汛前抬升0.85m、3.15m,较1992年汛前抬升0.11m、0.73m,较1996年汛前抬升0.24m、0.24m;华县站较临潼站多抬升2.30m。    建库以来渭河下游典型洪水临潼~华县河段洪水位、常水位、滩面及平均河床比降变化见表6。从表6中可以看出,自1965年以来,临潼~华县河段洪水位比降、常水位比降、滩面比降、全断面平均河床比降都是减小的,而且在目前达到最小值。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临潼~华县河段下段淤积比上段严重的结果。河道比降的变缓,致使洪水演进速度缓慢,历时变长。进一步分析表明,河床抬升及 河道纵比降变缓的过程与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累积淤积量的发展基本相应,而后者又与潼关高程变化及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式有密切关系。1973年以来渭河下游历年累积淤积体与潼关高程变化见图3。 表5 渭河下游临潼、华县站典型年河床平均高程统计 时间 全断面平均高程/m 滩面高程/m 临潼站 华县站 临潼站 华县站 1965汛前 355.58 337.04 356.32 337.00 1977汛前 356.03 337.72 356.67 339.70 1978汛前 356.13 338.73 356.90 340.10 1992汛前 356.32 339.46 357.21 340.65 1996汛前 356.19 339.95 357.21 340.80 2003汛前 356.43 340.19 357.25 341.15 注:1965年始刊印大断面资料。 表6 渭河下游临潼~华县河段河道纵比降变化情况统计 洪水名称 洪水位比降(3000m3/s)() 常水位比降(200m3/s)() 滩面比降() 全断面平均河床比降() 1965 2.32 2.28 2.50 2.40 1977 2.17 2.34 2.19 3.37 1981 2.11 2.27 2.17 2.25 1992 2.13 2.28 2.14 2.17 1996 1.95 2.16 2.12 2.10 2003 1.94 0 2.08 2.10 图3 1973年以后渭河下游历年累积淤积体与潼关高程变化 3.1.2 主槽萎缩,河槽过洪能力小 渭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