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出土玉石文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十年出土玉石文研究.doc

近十年出土玉石文研究 摘要:玉石文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一项重大战略课题,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推动古文字学的发展。考古资料是研究玉石文的一手资料,1993——2003年十年间出土的考古材料更是研究玉石文不可或缺的资料。对这些资料整理、考释、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玉石文,玉器,古文字,发掘报告 英文翻译: 玉石文是刻在玉器和石头上的文字,早在上古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一直绵延了几千年。它与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文字同属于我国古文字的范畴,在古文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我们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的解读、研究和信息储存等方面,已经颇为成熟,形成了一支包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文献学家在内的专业队伍,并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玉石文的收集、整理和考释、解读等方面的研究却刚刚起步,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玉器本身的纹饰、形状、年代以及葬玉制度、玉石与文化等方面,对古玉铭文(即玉石文)的研究不多,主要着眼于战国石鼓文图录与考释、诅楚文的真伪、玉石盟书断代等方面。故本文就在前人少有的成果基础之上结合近十年的考古发掘报告对玉石文研究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斧正。 一、近十年出土的玉石文概述 随着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的不断完善,年代测定技术、勘测技术、分析鉴定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考古学中,考古学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一个个墓地的发掘、一批批文物的出土,极大便地利了学者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史学的发展。本文将1993——2003年发掘出土的玉石材料情况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对玉石文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整理可知,这十年间出土的玉石材料大致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发掘出土大量玉石材料,但玉石材料上目前还未发现铭文,这种情况比较多,本文不一一罗列,只将每年具有代表性的列举出来。其出土、发掘情况如下: 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M1出土璧11、牙璧1、环1、龙形佩2、龙2、璜7、凤形佩1、印1、玉片、带钩、售形饰、心饰、眼罩、鼻塞、口蝉等,发表在《文物》1993年9期。 浙江余杭星桥良渚文化出土琮4件、璧2件、钺133件、山字形冠饰、柱形器等共175件,发表在《中国考古年鉴》1994年。 河南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玉片600余枚,发表在《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期。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鹦鹉、璜、琮、璧、镯共916件,发表在《文物》1996年12期。 山西定襄中霍村战国墓出土珠386、串珠712、琀2、耳坠2、玉扣1,发表在《文物》1997年5期。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人、龙、璜、双虎璜、龟背、猪、勺、璧、圭形饰、管、扣形饰、三角形片、八卦图、长方形片、镯、虎、鹰、铲、环、蝉形饰、月牙形饰共600多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1998年12期。 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墓出土璧、琮、璜、环、玦共160余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期。 湖南衡阳杏花村出土管158、玦11、环4、佩1、刀1、柄形器1、足形器、鱼1、龙1、簪1,共170件,发表在《文物》2000年10期。 四川成都金沙出土璧、琮、璋、圭、钺、戈、凿、人面、镯、环、贝共900余种,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期。 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出土琮1、璧5、璜3、仪仗8、工具1、装饰品859、饰品4、杂器35、件共916件, 西安北郊枣园西汉墓出土玉片101件、饰片97件、穿孔饰片4件,发表在《文物》2003年12期。 第二种情况是发掘出土的玉石材料上带有铭文,这种的材料稀少,其出土、研究、考释情况如下: 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发掘的1046号商代贵族墓地,出土了一组带有墨书文字的玉璋,研究发现该墓地属于殷墟四期偏晚,其年代大致属帝辛时期,两个玉璋分别为M1046:116,玉器上铭文释读为“灷于亚辛”;M1046:103,玉璋上铭文释读为“灷于死子癸”。 安阳殷墟刘家庄南地M42、M57、M54、M64等墓葬出土83件玉璋残片。经整理发现,多有朱书文字痕迹,今能辨识文字的玉璋残片共17件。文字均写在玉璋正面,多已模糊不清。书辞方向皆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属记事文辞。其中M54:3玉璋上朱书作两行,释文为“于□辛(圭)一”;M57:1玉璋上朱书作两行,释文为“[]于小史 (圭)一”;M64:3玉璋上朱书残存,其铭文释读为“于公”。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出土大量玉器,其中一玉环——标本I11M31:108刻有文字一行12字。其具体情况为:该玉出于墓主人背部,出土时环上隐约可见几条肋骨痕。灰白色,质地较软。素面,直径12.8、内径6.5、厚0.6厘米。铭文为“玟玉卜曰我眾人代人” 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63号墓出土一玉戈——I11M63:114,内部刻有四字。其具体情况为:该玉戈标本为青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