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2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 XXXXX—XXXX
连粳11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Rules for Rice Transplanting with Machine of Lianjing 11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为充分发挥连粳11号的品种优势,规范连粳11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周振玲、潘启民、徐大勇、秦德荣、樊继伟、卢百关、李健、王宝祥、杨波。
连粳7号原种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熟中粳稻连粳11号生产的生态条件、特征特性、产量构成、群体质量、农艺措施、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要点等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淮北地区连粳11号机插高产栽培,其它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可参照使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0-2009 稻谷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
GB/T 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通则
生态条件
气候条件
适宜气候条件为:5月至10月月平均气温为15.7℃-27.2℃,大于10℃以上有效积温≥2251℃;灌浆期(8月下旬~10月上旬),温度日差从8℃增加到10℃;日照总时数≥1067h;降水量≥787.4mm;相对湿度为66%-84%。
土壤条件
土壤有机质含量≥1.0%,速效氮含量≥100㎎/㎏, 速效磷含量≥15㎎/㎏~20㎎/㎏,速效钾含量≥120㎎/㎏。
全生育期
全生育期145d~150d左右。
产量构成
目标单产650 kg/667㎡~700kg/667㎡。有效穗21×104/667㎡~23×104/667㎡,每穗总粒数140粒~15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5 g~26g。
群体质量
秧苗素质
秧龄18d~20d,叶龄3~3.5,株高12㎝~17㎝,苗假茎粗2.5㎜,单株不定根数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叶色嫩绿,无黄叶。
移栽期
叶龄3~3.5,基本苗6.0×104/667㎡ ~8.0×104/667㎡。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主茎叶龄10~11,主茎绿叶数6片~7片,总茎蘖数21×104/667㎡~23×104/667㎡。
拔节期
主茎叶龄13~14,主茎绿叶数6片~7片,总茎蘖数28×104/667㎡~32×104/667㎡。
齐穗期
主茎绿叶数5片~6片,总穗数21×104/667㎡~23×104/667㎡。
成熟期
主茎绿叶数3片~4片,总穗数21×104/667㎡~23×104/667㎡。
农艺措施
培育壮秧
秧田准备
7.1.1.1 苗床制作
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秧田,按照机插水稻秧田与大田面积1:80~100留足秧田面积。按照板面宽1.4 m、沟宽25cm、沟深15cm 标准整板,板面长一般不超过50m为宜,播前半个月耕田整垄,做到板面沉实、平整无杂物,播前2d放水。
7.1.1.2 塑盘准备
每亩大田备好58cm×28cm规格塑盘25~28张或58cm×23cm规格塑盘30~35张。
7.1.1.3 营养土准备
按照机插育秧对营养土的要求,于冬前准备育秧所需的床土,要求取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表层土,且当季没有发生病虫害和使用除草剂,按比例配施一定量的农家肥,每100㎏营养土加40㎏~50㎏腐熟人畜粪,加2.5㎏~5.0㎏过磷酸钙起堆,用薄膜覆盖好,让其充分发酵熟化。建议选用专用壮秧剂代替无机肥进行培肥,具体用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不同产品的使用说明使用。禁止使用未腐熟的厩肥,以及淤泥、尿素、碳铵等直接拌作底肥。也可直接采用育秧基质。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要求。播前选择晴天,晒种1d~2d。药剂(见本标准附录A)浸种,浸种时间60h~72h。清水洗净后,催芽露白。
播种
7.1.3.1 播期
5月25日~6月5日,按机插时间安排,秧龄不超过20天。
7.1.3.2 播量
每盘干种100g~120g,播露白芽谷130g~160g,逐盘定量,两播一补,全盘均匀。
7.1.3.3 覆土
素土覆盖,谷不见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