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生活复习讲座
经济生活复习讲座
宝应中学政治组 郎寿祥 《经济生活》复习讲座
一、2011、2012、2013年高考题回顾(《经济生活》主观题)
1
(1)材料特点:
形式构成:简析题题型一般都有两组材料构成,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材料有时为图或表,有时为文字信息。图形由单图到双图,由双图到1图1表,由读图到作图,这种演变是对图表本身的完善,这样设计既考查了学生读图读表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背景来源:背景立足国内时政热点,常以江苏为例体现地方特色。围绕国家或江苏经济的宏观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微观关切是该题型命题的基本思路和走向。
(2)设问特点:
简析题有两问,第一问虽然提法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围绕“是什么”展开的,要求准确描述现象,揭示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透过现象揭示相关本质和问题,2011、2012年试题都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将表格空格数据填写完整。第二问都是涉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么回答“为什么”,要么回答“怎么做”; 2011回答“为什么”、2012年回答“怎么做”,2013年有了很大的创新,第(1)问不再是重复2011年与2012年的计算数值,而是要求学生从数据比较中提出结论并能够用数据分析佐证,将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法相统一。第(2)问变成了作图题与措施选择说理题,把画图与选择运用到主观题中来,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作图这一问和第一问之间有递进关系,看懂了第一问中收入分配变化中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读图和理解图,才好下手;而在解析措施选择说理题,必须根据基尼系数下降、收入分配进一步改善的结果,寻找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并要分别答出原因。
探究题按分值算起来只有一问,2011年与2012年比较注重学科内的知识交叉和综合,考查的题型为原因型、意义型和措施建议型。2013年的探究题第2问,设立“有人观点”,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反驳型”设问首次出现,命题的一个创新,这是平时评析题题型的一种变式,同样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如何规范地解答,值得研究。
(3)答案特点:
总体说,简析题型答案分两块:一块分析是什么计算结果、寻找问题、归纳影响、归纳特征,另一块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突出意义、必要性或措施建议或存在影响。具体来说,答案呈现四大特点:①时政性,要求答案必须紧扣限定的时空背景。该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问上,答案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源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涉及一定的时事和政策,又涉及书本的理论知识;②主干性。所用考点高低层次都有,但以高层次考点为多,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收入分配等这些答案要点就直接来自于考纲的标题,主干性还体现在对常考点的考查运用上;③综合性。答案不是停留于对某一块知识的运用,而是强调对知识的整合迁移,反对对知识的死板记忆,而更强调灵活运用和巧妙组合,答案极具灵活性和张力。
二、2014年江苏各大市几次模拟已出题及考查主要经济知识 2
3
4
5
在材料结构上,仍以图表加材料的形式为主,有些图表下面还附有“小注”,小注的作用分为注解型和补充型两种,注解型小注往往提示考生审读材料的思路,补充型小注直接是答案的信息来源之一;有些材料附加备选措施表格,备选措施中可以用的往往都是两个,因此对备选措施要作思维上的筛选,并不是任何措施都是可以采用的。
在材料背景方面,选择的都是当前的经济社会热点事件。从今年的各大市模拟来看,简析题所聚焦的热点比较分散,但带有一定的综合性。“民生”方面的问题相对多一些。探究题大多是比较重大、公众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根据政治命题不回避热点的基本精神,各大市的社会热点问题值得关注,可以参考,在考研时如果作变式训练,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在设问方面,各市模拟题在表现形式重视创新、各有特色,有不少都是对2013年高考35题的模仿与进一步创新,引用了作图与措施选择,有的还增加了计算。在第一问题型要求中,不但注重归纳法,而且还注重材料的演绎;不但注重材料的综合概括,而且还注重材料的分析运用;第二问中谈到“怎么办”问题时,往往都增加的备选措施的选择。各市模拟题在语言上字数较多,增加了审题的复杂性,对审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探究题中的经济生活题设问十分灵活,有的小问还会与其他模块知识相结合。
在答案方面,一是在知识的来源上,仍然以第四单元知识为主,尤其突出市场作用、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主干知识。 二答案组织不集中课本某一章节内容,而是根据材料暗示和问题关键词解读出的信息结合课本有综合地组织答案,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避免出现将书本知识简单地堆积,或简单地理解为某一处、某一单元的知识应用。
三、2014年高考《经济生活》考向预测
6
㈠十八届三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空出行新时代:2025年eVTOL航线设计与空域管理策略研究.docx
- 2025广东春季高考英语试卷.doc VIP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doc VIP
- 广东省2025届春季高考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四)(含答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22S804 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doc VIP
- VR技术对博物馆游客游览满意度的提升研究论文.doc VIP
- 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培训教材.ppt VIP
- 医院常用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一览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