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北京限制毕业生落户:本科生不得超过24岁.doc

媒体称北京限制毕业生落户:本科生不得超过24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媒体称北京限制毕业生落户:本科生不得超过24岁

媒体称北京限制毕业生落户:本科生不得超过24岁   这位就读于中国著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硕士三年级生,本来再有一个月就要踏上北京一所公立中学的讲台了春节前,她刚跟这所学校草签了三方协议。现在,北京市出台的一项落户政策,让她此前谈好的工作很可能泡了汤,她的教师梦也可能要告一段落。   根据这项政策,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超过这个年龄限制的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将不能够留京。有不便具名的专家称,此项规定涉嫌“年龄歧视”。   谈好的学校“泡汤了”   半个月前,硕士生王欣桐在学校内部BBS上闲逛,一则帖子让她惊出冷汗。   在这则名为“马上要签三方了,被告知硕士不能超过27岁”的帖子中,发帖者说自己就业意向的通州区某学校近日接到北京人事局通知,应届硕士生年龄超过27岁不再给批进京指标,该生工作意向被退。   王欣桐之所以关注这个,是因为她也属于“大龄”毕业生。生于1980年初的她,工作几年后才考取研究生,今年已跨过30岁的人生门槛。   尽管上述帖子描述很详尽,王欣桐还是半信半疑,在她看来,就业政策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说变就变。况且,在她此前求职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学校就业办老师,都没有提及。   可是,第二天,她就在京城几所学校的内部论坛上,陆续看到类似帖子。王欣桐开始觉得,要有麻烦了。   4月14日上午,“北京市应届生13年落户年龄限制,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的帖子出现在她所在学校的内部论坛上,在这个帖子中,更多关于限制年龄的政策详情被披露出来:   “根据北京市人事局最新消息,2013年应届生落户有年龄限制,本科生24岁,硕士27岁,博士35岁。 具体时间节点卡在本科生1989年1月1日后,硕士生1986年1月1日后,博士生1978年1月1日以后。”   发帖者更披露了具体时点上,“1985年9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人和1986年1月1日-8月31日出生的人必须同时上小学,但1986年生的硕士今年有落户资格,1985年的没有。”   在帖子的最后,这位获悉了内情的应届毕业生,呼吁希望落户北京但因年龄问题被取消资格的人加一个QQ群,“共同交流。”   “我觉得事情可能是真的了,具体时间都有。”王欣桐说。她决定直接跟政府相关部门求证一下,“要一个官方消息”。   4月15日上午,她给北京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下称“北京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拨打了咨询电话。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明确回复她,“今年确实有设置进京年龄限制的想法,目前正在商议实施细节,且下文的方式可能是口头通知”。   而在北京市人社局随后给她回复的邮件中,亦明确表示:“为了进一步优化北京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给年轻应届毕业生以更多的留京发展机会,北京市原则上要求毕业当年本科生不超过24岁、硕士生不超过27岁、博士生不超过35岁,在校学习期间无在职工作经历(不含校外实习实践经历),所学专业与接收单位的主营业务和工作岗位要求一致。对于有较长工作经历、超出年龄要求的毕业生及各类在职学习人员,可以按照本市有关引进人才的程序和标准申报进京手续。”   王欣桐不敢怠慢,赶快跟此前已草签协议的北京市某中学人事部门联系。学校人事部门负责人在请示上级后,告诉她,今年确实有年龄限制,“我们也是刚刚知道的”。   听到这个消息时,王欣桐觉得自己被人在后背上重重击打了一下。此前谈好的学校“泡汤了”。   王欣桐的遭遇并非孤例,在上文所提及的QQ群中有几十位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几所主要学校。即便是在王欣桐的班级里,她所在专业今年毕业有30多个人,超过北京市设置的年龄限制的有三四位同学,“大概占到10%左右”。   “我们给人事局电话的时候,经常占线,或者好不容易打通了,对方上来就说,你不用说了,好多人都打来电话,我知道你想反映什么事。”王欣桐苦笑。   政策本身有弹性?   其实,令王欣桐最不满的,还不仅仅是户籍、年龄歧视,而是这项政策出台的时间。   “为什么到今年4月才出政策,而不是去年9月应届生找工作之初,且为何不在官方网站出示公文通知?”王欣桐质问说。   对于上述官员的解释,王欣桐并不太认可,“用人单位此前已经跟我草签了合同,就是认可我的能力”。   她本科在西南地区一所高校就读外语专业;随后在企业工作几年,于2010年报考了现在就读这所中国知名师范类院校的师范专业, “毕业之后当老师,基本上在学校这三年,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   还有另一件事,更让王欣桐难以理解:   不久前,受制于2014年即将到来的小学入学高峰,北京市高调发布了一项名为《北京市公开招聘农村中小学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三年行动计划》,北京计划三年招聘千名教师,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缺乏,外地学生应聘成功还可解决户籍。   “这么看教师专业北京也紧缺啊, 3年要招一千个老师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