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能见度下降响因素、来源解析及灰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pdf

大气能见度下降响因素、来源解析及灰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能见度下降响因素、来源解析及灰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摘要 我国一些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PM2.5污染严重,远高于国家新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城市大气污染类型已由最初 的煤烟型污染发展到复合型污染,大气氧化性增强,细粒子浓度升高,导致能 见度下降,灰霾天数增加。因此,研究灰霾天气的影响因素,建立灰霾评估体 系并对灰霾天气下大气能见度下降的来源进行解析,是灰霾污染进行防治的客 观需要。 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能见度受 相对湿度、细颗粒物浓度的共同影响,二者对能见度的影响不是相互独立的, 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能见度变化敏感性综 合评价模型,用以研究细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对能见度变化的影响敏感性及 程度,区分大气能见度变化的不同控制区(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区、相对湿度控 制区、二者影响作用相当区)及阈值,为建立灰霾定量判别方法提供依据。 根据细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影响能见度变化的阈值研究结果,本文对灰 霾进行了定义,并对灰霾表征的因子进行了筛选,同时结合环境质量监测与气 象观测体系以及环境质量管理的需求,建立了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灰霾污染 评估指标体系、分级标准及评估方法。 对灰霾天气下能见度下降的来源进行解析是灰霾污染防治的重要基础。现 有方法可解析灰霾天气下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对大气消光的贡献,但不能定量 解析各类颗粒物排放源对能见度下降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建立基于 颗粒物来源解析模型和颗粒物消光模型的耦合模型,定量解析大气能见度下降 的细颗粒物来源及其贡献,为灰霾污染防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基于上述模型及方法,本论文对天津市灰霾表征、评估及来源解析进行了 应用研究,分析了PM2.5浓度、相对湿度影响能见度变化的不同控制区及阈值, 建立了天津市灰霾天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天津市秋季灰霾天气下大气能见 度下降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如下: 1.当能见度2km时,PM2.5350 I.tg/m3,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受PM2.5浓度的 影响,为PM2.5浓度控制区;相对湿度之85%时,能见度的变化主要受相对湿度 I 摘要 的影响,为相对湿度控制区; 同理,当2h呸能见度5 km时,以PM2.5_220 km能见度 p.g/m3为PM2.5浓度控制区,相对湿度三80%为相对湿度控制区;当5 10 度控制区;当10km能见度15 km时,以PM2.5芝80斗g/m3为PM2.5浓度控制区, 相对湿度之80%为相对湿度控制区;当能见度之15h时时,以PM2.5芝10 ttg/m3 为PM2.5浓度控制区,相对湿度则不存在明显的控制区。 2.天津市灰霾天气是指在相对湿度小于80%的情况下,由PM2.5浓度控制区 所造成的能见度低于10km的现象。当能见度芝10 km,界定为无灰霾天气,PM2.5 的浓度限值为80 kmv…j匕见度10 p.g/m3,灰霾等级为O;当5 km,界定为轻度 km能见度5kin, 灰霾天气,PM2.5的浓度限值为130¨g/m3,灰霾等级为1;当2 界定为中度灰霾天气,PM2.5的浓度限值为220ttg/m3,灰霾等级为2;当能见度 2虹时,界定为重度灰霾天气,PM2.5的浓度限值为350pg/m3,灰霾等级为3。 3.研究期间,对于秋季灰霾天气下,二次硝酸盐是对能见度下降贡献最大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