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狭义相对论中的可变换假设与极限速率-中国电动力学研究会
狭义相对论中的可变换假设与极限速率
刘显钢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本文摘要:本文指出了狭义相对论中除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之外隐含的一条重要假设——可变换假设。证明了可变换假设与极限速率假设的等价性,从而说明了“光速是极限速率”是狭义相对论的假设,而不是狭义相对论的结论,并且这个假设没有得到可信的实验证明。
关键词:狭义相对论,可变换假设,极限速率
本文将讨论的不是作为狭义相对论基础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而是在狭义相对论的推导过程中当然引入的一个假设。即使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没有重视这个假设,而现在的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讲义里已经普遍地指出了这一假设,但是对这个假设所涉及的问题没有进行讨论,对这些问题对狭义相对论理论本身的侵害没有足够的认识。
众所周知,光速不变原理在逻辑上并不导致“光速是极限速率”。“光速是极限速率”的结论是因为系数会因为被观察物的运动速度(同时也是与被观察物相对静止的惯性参照系的运动速度)大于或等于光速而成为虚数或无穷大、从而使得与此系数相关的物理量失去实际意义而得出的。但是就与此系数直接相关的洛仑兹变换而言,此系数成为虚数将产生两个重要的实际推理:其一、不能成为虚数,洛仑兹变换成立,则要求被观察物的运动速度不能大于光速;其二、能够成为虚数,洛仑兹变换不成立,则在观察者所在的惯性参照系中不能“准确观察”被观察物,如果没有别的观察障碍的话,在观察响应的最大速度就是光电传播速度的今天,被观察物的运动速度肯定大于光速。
为什么一百年来所有的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和讲义都只采用第一种推理,而对第二种推理充耳不闻呢?这是因为至今为止人们普遍认为两个惯性参照系之间相对应的物理量的测量值可变换是显然的,并且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实验验证,殊不知这些实验恰好是满足可变换假设前提条件的那部分实验,而对一个普遍规律的真正验证是不应该有前提条件的。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这些问题。
一、可变换假设的引入
一百年前,包括伏格特(W.Voigt) 1887年 、拉摩 J.Larmor 1900年 、洛仑兹(1904年)在内的所有学者在推导他们的变换关系式时都认为惯性参照系之间物理数据的可变换是显然的,根本就没有考虑不可变换的问题。同样,爱因斯坦在他著名的《动体的电动力学》[1]论文中也没有考虑惯性参照系之间不可变换的情况。在他的论文中,爱因斯坦直接利用光速对时间的同时性下定义,并且在关键的第三节“从静系到另一个相对于它作匀速运动的坐标系的坐标和时间的变换理论”中的重要关系式:
(1)
中,直接隐含了可变换假设和参照系的平移速度不能大于光速的假设。因为如果参照系之间不可变换,关系式(1)就不成立。同样,如果参照系的平移速度等于或大于光速,从k系的原点发出的光线将永远达到不了K系的原点,光线也就不可能返回,关系式(1)中的时间参数等于无限大或等于负数,关系式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当爱因斯坦得到后来被称之为“洛仑兹变换”的关系式并进一步证明“光速不变原理”与“相对性原理”的相容性时,他写到:
“在 时,这两个坐标系共有一个原点,设从这原点发射出一个球面波,在K系里以速度V传播着。如果(x,y,z)是这个波刚达到的一点,那末
借助我们的变换方程来变换这个方程,经过简单的演算后,我们得到:
由此,在动系中看来,所考察的这个波仍然是一个具有传播速度V的球面波。这表明我们的两条基本原理是彼此相容的。”
在这段证明中,我们又发现了隐含着的可变换假设和参照系的平移速度不能大于光速的假设。我们注意到:具有速度的坐标系原点和静止的坐标系原点与被观察物的关联是不一样的。我们顺着爱因斯坦的假设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将动系k的原点安置在超音速飞机上,在静系K的原点,用在K系中静止的设备,同时(按照爱因斯坦的同时性定义)发射出一个球面声波和一个球面光波。事实可以证明:在动系k中的飞行员可以看到光波,但是他将听不到声波。原因很简单:因为飞行员以比声波发射更快的速度离开他们“共同的”原点,声波将永远“追”不上飞行员。也就是说:声波永远达到不了飞行员所在的那一点,他们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果用声波作为观察传递媒介,飞行员在K系中就不会有对应的。我们进一步设想,如果飞机是超光速的,情况会是怎样?其回答恐怕不仅仅是K系和k系之间不可变换,而是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的所有推论都有问题。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实验证明,在文献[2]中,我们结合对“电荷的运动自屏蔽效应”的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由于每个物理参照系中都存在着至少一套与该参照系相对静止的电磁测量系统或光电测量系统,并且在参照系中的物理测量就是使用它们进行的,因此,每个参照系中都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测量响应速度,其大小等于光速,并且与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这就是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变原理成立的实验基础”。按照这个结论,爱因斯坦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