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概念
第一部分 导言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属衡水市,保护区规划面积268.3km2,由于保护区的主题为湿地环境下的珍稀鸟类,给保护区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困难,本次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旨在创新性地寻求保护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良好结合的产业体系和布局,既最大限度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使保护区得到有效地保护。
1.1.2项目内容
规划设计分两个层次:
1.1.2.1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
在充分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布局生态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会展、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景观多样性目标,其中主要产业为生态旅游,也是与保护区主题关系最密切的产业,应体现与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机结合。
1.1.2.2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在保护区产业发展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的基础上,对划定的湿地公园、翠竹公园、中心广场等项目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1.1.3规划期限
近期:2004年——2010年
中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1.1.4设计依据
1.1.4设计依据
本次规划主要依据以下法规、条例、标准和文件。
国际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82年议定书修正
《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
《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
《中澳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
全国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其它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地方性法律法规
《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衡水市第十个五年发展计划纲要》,2001
保护区相关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国办发〔2003〕54号)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案任务书及有关图纸资料》
1.1.5规划范围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和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是在93个村的边界范围以内进行,面积共计268平方公里。此区域基本等同于本规划的综合示范区边界以内的保护区范围。
第二部分 规划导引
2.1规划区现状及分析
2.1.1自然地理现状及分析
规划区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隶属衡水市,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109国道沿湖东侧而过,大地坐标:东经115o27′50″~115o42′51″,北纬37o31′40″~37o41′56″。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518.9mm。衡水湖以人工堤分为东湖,西湖和冀州小湖,湖区主要依赖人工调水蓄水,目前西湖尚未蓄水,东湖水质一般,冀州小湖由滏阳新河和滏东排河的上游江水进行补给,水污染严重。规划区周边河流属海河水系的子牙河水系,但目前的水源补给主要靠引黄河水,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可为衡水湖提供3.14亿m2/年的调蓄用水。衡水市地下水资源严重不足,采水深度达160—480m,部分地区引起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水位形成漏斗区,城市供水形势严峻。
2.1.2社会经济现状及分析
保护区内现状人口64697人,主要分布在衡水湖周边及中隔堤,人口密度292人/km2,大大高于同类保护区的人口密度,以农业人口为主,户均收入10039元/年。
2.1.3历史文化
衡水湖为古冀州所在地,历史悠久,经历了从上古冀州、信都冀州、直隶冀州、近现代冀州四个时段近四千年的历史变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遗存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与文化遗迹诸多古迹遗址4.29革命烈士所有这些,加以修缮,掘历史文化内涵,将增添生态旅游区的魅力。2.1.5.1.衡水市工业以化工、建材、纺织、医药、食品、机械等为主,层次偏低,产业链短,但工艺品制作较有特色,侯店毛笔、鼻烟壶内画、虎牌保险柜及芦苇编制等都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一定优势。
2.1.5.2旅游
包括种植农业、经济林业、渔业等,以养殖金鱼最具优势,为衡水三绝之一。生态农业是一种较具潜力的产业,符合保护区对产业的要求,应大力发展,另外,湖区部分农民以鱼类捕捞为生,对鸟类保护有干扰,应逐步取缔。
2.1.5.4劳务输出
劳务输出的收益占湖区居民收入41.53%,输出方向主要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通过劳务输出,居民增加了收入,学到了技术。
此外,以湖区所产芦苇为原料的编织业亦有一定市场。
2.2衡水湖的机遇
保护区旅游客源市场十分乐观,不但有北京、天津两大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