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光的波動性質
1-2 光的波動性質
反射與折射是透鏡成像的理論基礎 ,用幾何光學便可解釋 ,但考
慮繞射等性質時 ,需用波動概念 ,應用干涉原理 ,可以檢查鏡片的表
面精度 ,所以本節將敘述光的波動性質 。
1-2.1 反射與折射
圖 1-2 顯示空氣中有一光束照於水面上 ,在水表面上產生反射現
象 ,當其進入水中即發生折射 ,入射光與法線的夾角為入射角 ?i,
反射光與法線的夾角為反射角 ?r,固定入射光的折射角度為 ?t,但
改變波長 ,折射角度會隨波長之增加而增加 ,短波長之光線偏折較大
之角度 ,有較小折射角 ,圖中 ?1表示紅光 (R ),?2 表示綠光 (G ),
?3 表示藍光 (B )之折射角度 。
入射光束 法線 反射光束
i θ
θ r
空氣
θ1
θ2 水
θ3
B G R
圖 1-2 光束照於水面上 ,空氣折射率為n ,水中折射率為n 。
12
反射與折射定律定義為入射 、反射與折射光在法線兩側 ,且與法
線都在同一平面上 。
入射角與折射角遵守斯涅爾 (Snell )定律
n sinqi = n sinq t 。 (1-2.1)
而入射角等於反射角q i =qr ,入射光束在光滑的表面會產生反射 ,但
如在粗糙的表面則會產生漫射 (diffuse reflection )現象 ,大半由於漫
射之故 ,我們才能看到周圍不發光的物體 。
1-2.2 干涉 (Interference )
肥皂泡沫 、油膜和其他薄膜的色彩是由於光的干涉所產生 。
單色光 法線1 觀察點
角i
射
入
法線2
薄膜
a
圖 1-3 單色光照射在薄膜上 ,反射光產生干涉 。
圖 1-3 顯示一均勻之薄膜 ,厚度為 t ,折射率為 n 。今有一單色
光照射在薄膜上 ,其入射角為 i ,則有一部份光被薄膜之上表面反射 ,
進入觀察點 ,另一部份光折射進入薄膜 ,被下表面反射 ,同樣進入觀
察點 ,此兩束光所經過之路程不同 ,進入薄膜之光線多走了 2a (如
13
圖所示)距離 ,但光在薄膜中之傳播速率較空氣中慢 ,故薄膜內單位
長度之波數較空氣中多 ,所以薄膜中 2a 之距離 ,相當於空氣中 2na
之距離 ,此稱為光程長度 ,而光程長度差的大小決定光的干涉情況 。
假設入射角 i=0 ,則 a=t (薄膜厚度),對一厚度為 t 之薄膜 ,其
經上 、下兩表面反射後 ,在回至空氣的兩束光線 ,其光程長度差連同
相改變 λ/2 之和為
l
Y =2nt + 。 (1-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