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穩定的地球(powerpoint)-2d學生-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中二級地理科專題報告題目:不穩定的地球 班別:2D 姓名:鍾藹文,何寶欣 班號:11,14 目錄 P.1:封面 P.2目錄 P.3-5:地球結構 P.6-36:地震 P.37-51:火山 P52-53:感想 地球結構 地球是一個球狀物體,由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按照一定的分布順序組成 地球由外而內可大概分為地殼、地函及地核(核心)三個部分。而其中地殼又可分為岩石圈(即大陸地塊及海洋地塊的基礎)以及軟流體兩部份。 地球本身的主要部分為固體,外層叫岩石圈;岩石圈表面為一層並不連續的水份所包圍叫水圈;水圈以外,再由一層氣體所籠罩是大氣圈。 這三者的界限並不完全明確,因為水和空氣、空氣和岩石、岩石和水常常混雜在一起,如大氣常含水份與固體的岩石微粒,水圈則有岩石粒子成為沈積物,岩石圈受空氣與水的作用而發生變化 。 地球內部可分為下列三部分: 1.地殼:平均厚度約為三十五公里。陸地地殼較海洋地殼厚 ,例如西藏高原下的地殼厚約七、八十公里,而海洋地殼平均為五~八公里。2.地函:約從地殼下部至二千九百公里。?3.地核:分為內核與外核。自地函的下限至五千一百公里稱 為外核,再由外核的下限至地球中心,稱為內核。? 地震定義 可怕的地震 地球外層是由無數岩塊所組成,在兩塊岩塊接縫的稱為皮塊邊界。在地底的熱岩漿不斷沸,產生 了巨大的部壓力,開始時表面的岩石仍能夠承受著強 大的力量,大約可持續數百千年,但當壓力不斷增,大一 些較為脆弱的部分會龜裂,板塊之間互相移動,搖動愈 來愈劇劣,龐大能量一下只釋放出來,地震便出現 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 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構造性地震,火山地震,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我們稱之為地震波,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斷層是否與地震有關 斷層可分那些類 何謂震源與震央 何謂淺層地震、深層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 0-30 公里者稱為極淺地震。 在 31-70 公里間者稱為淺層地震。 在 71-300 公里間者稱為中層地震。 在 301 -700 公里之地震為深層地震。 何謂有感地震、無感地震、前震、餘震 凡地震所造成之地表震動,為人體所能感覺到的稱為有感地震;反之,則為無感地震。? 在主要地震發生之前,有時先發生若干次小地震,謂之前震。在主要地震之後,常有若干次小地震相繼發生,謂之餘震。? 前震有時不易察覺,而餘震則較前震明顯。 何謂地震序列 相同地震發生特性(如時、空)之地震,依其發生時間先後排列, 即為地震序列。而所謂同一系列之地震,係指發生位置鄰近,時間上連續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餘震;其定義又分別如下:? * 前震:同一系列之地震中,於主震之前發生的地震稱之。唯有時前震為時甚短,且不顯著。? * 主震: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規模最大者稱為主震;若最大者有兩個,則先發生者稱為主震。? * 餘震: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後發生的地震稱之。 * 群震:同一系列之地震中,其大小無法區分何者為主震之地震,或稱之為頻發地震。 何謂假地震 人類對大氣運動遠較對大地運動敏感。有許多低頻率聲響往往可以被感到,卻不能真正聽到,而被誤以為是地動。此種擾動稱之為假地震 。? 如一九三○年一月廿八日晨,美國加州南部居民感覺一連串輕微地震,伴隨低沈的隆隆聲,門窗格格作響,事實上這是遠在一五○哩外的戰艦試射所造成的假地震。 主要的地震波有那些 地表振動與地震波之關係為何 地震發生時,在震源引起的擾動以彈性波自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經過地球內部或沿地球表面傳播,產生體波和表面波。 如果先不考慮地震波動的衰減與幾何擴散特性,那麼在地表所感受到的振動應該是先由P波引起的短週期上下振動,隨後為由S波引起的短週期水平振動,最後是由表面波引起的長週期振動。 但是,由於地震波的能量一方面會因幾何擴散而分散到空間中,當地震波傳得愈遠,其單位體積內的能量愈少,因此距離震源愈近的地區所感受到的振動愈大;另一方面地震波的能量會因岩層之間的摩擦阻力作用而衰減,當地震波穿過地層愈久,衰減得愈多,而且以P波的衰減量最大,因此淺層地震的地表上下振動較為明顯,而深層地震的地表上下振動常衰減到不易為人所察覺。此外,在地質鬆軟的地區,常由於地震波的重複反射引起共振現象,使得地表振動程度更加嚴重。 何謂頻散 地震波之波速隨頻率改變而改變的性質,稱之為頻散 。頻散為表面波之主要特性,可用以探討地球內部之構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万吨有色冶炼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报批).pdf VIP
- 2.4《最后一片叶子》-【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军事历史(空军工程大学)网课章节测试答案.pdf
- 案例25-李娟利等与张波集资房买卖的合同 纠纷上诉案.docx VIP
- MAYA灯光材质渲染.ppt VIP
- 中西文化对比提升学生视野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材质与灯光渲染》教学大纲.docx VIP
- 《角色绑定与动画》教学大纲.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复核审计服务115页.docx VIP
- 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输血制度(2025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