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物结构分析教案.doc
项目一 定性分析
任务1 有机化合物系统鉴定法
一、有机物系统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1、初步试验2、物理常数的测定3、元素定性分析4、溶度试验5、官能团鉴定6、查阅文献7、未知物验证
二、结构分析方法
1、元素的定量分析
(元素定性→元素定量(C、H、N、S卤→相对分子量测定→确定分子式)
2、官能团定量分析
(官能团定性→官能团定量→相对分子量→官能团个数)
三、有机分析的特点
无机物多为离子键和强极性键
①熔点高,不易挥发
②能溶于极性溶剂电离成离子(在水中进行离子反应)
2、有机物多为共价键和弱极性键
①熔点低,易挥发 ②极性溶剂中以分子存在
③多使用有机溶剂 ④转化为无机物再分析
⑤干扰因素多,操作要求严格: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元素分析、相邻结构影响、烯烃溴加成。
第一步 初步试验
一、物态
1、固体样品:结晶形态(不纯或受潮会改变)
2、液体样品:①挥发性,大分子量低
②粘稠度,大分子量多或多烃基物
③分层、沉淀、乳状液 混合物、杂质或变质分离或精制后再分析
二、颜色(多数有机物无色,颜色可能来自)
⑴有色杂质 ⑵被氧化后改变颜色
⑶有机金属物,配位化合物有色
⑷含Br或I受光分解Br或I2、呈浅黄色。
⑸生色基团:产生颜色-NO2、–N=N-、-NO
助色基团:本身无色,但使生色团更易于显色或加深双、三键共轭体系
3、气味
1、气味与结构的关系
(1)强弱与分子挥发性有关 (2)不饱和烃气味较强,不饱和性愈大愈强
(3)芳香族较弱 (4)同类物相似气味
注意:①来自杂质 ②操作者个提差异
2、气味审查操作
用于扇动嗅闻
少量样品放在小坩埚内加热至100-150°C
滴1-2滴试液于滤纸任其挥发
三、酸碱性
溶于水的化合物:PH试纸或酚酞
不溶于水的物质:5%HCL 5%NaOH
区别酸性来源:0.1g样品、2ml水→酚酞→5%NaOH→ 1滴变色 无酸
3-4滴 杂质酸
1ml以上 酸
四、水分
1、液体样品: 无水CuSO4(变兰) 固体KmnO4(呈紫)
2、固体样本:干燥发、蒸馏法、卡尔-费体法
五、 灼烧试验
受热:熔化、沸腾、升华、挥发、爆裂、炭化
燃烧:能否燃烧、发光、烟色、焰色、气体 气味
燃后:残渣及其性质
①溶解性 ②PH值 ③加一滴HC看有无气味 ④残渣鉴定
第二步 物理常数的测定
一、熔点的测定
熔点:一定的大气压下,物质由固态到液态的温度
(1)纯净固体有固定的晶形和晶格能,有固定的熔点。将试样的熔点与文献中的记录对比确定结构
(2)纯净物的熔点间隔在0.5-1℃(熔程)
有杂质时间隔增大,可依据间隔来判断试样纯度
(3)受热分解的化合物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1、熔点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晶格力的强弱顺序:静电引力≥ 偶极力≈ 氢键力≥色散力
(2)规则:
①离子型晶体熔点较高:如有机盐类或能形成内盐的氨基酸类
CH3-CH-COO- 293-295℃ CH3CH2CONH2 81℃
∣
NH3+
②极性化合物高于非极性化合物(分子量相近)
CH3COCH3 -95℃ CH3-CH-CH3 -145℃
∣
CH3
③有能形成氢键基团的熔点较高
CH3CH2OH -112℃ CH3OCH3 -138℃
④同系物中分子量增大熔点升高并趋于极限
⑤含有多元极性官能团的同系物随=CH2增多,熔点下降。
CH3CONH2 82℃ CH3CONH 28℃ CH3CONCH3 -20℃
∣ ∣
CH3 CH3
官能团影响减小形成氢键能力下降
⑥分子结构对称,熔点要高(偶数碳高于奇数碳)
正辛烷 -56.5°C 六甲基乙烷104°C
⑦苯的二元取代物:对位≥ 邻位≥ 间位
2、熔点的测定
(1)显微熔点法 (2)毛细管法测定
3、熔点测定值的校正
(1)温度计示值校正:用标准温度计每年校正一次
(2)水银柱外露段校正:空气冷缩使示值变小
(3)以纯物为基准测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