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洪20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环-洪2011.ppt

活泼 不活泼 1 吲哚(苯并吡咯) 1.1 性质 ? 反应活性 【特点】① 反应多在吡咯环上;② 产物以3-位为主。 第四节 稠杂环化合物 如 主 1.2 衍生物 ? 5-羟基色胺 ? 色氨酸 哺乳动物及人脑思维活动的重要物质。 存在于板蓝根和大青叶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己木质糖 吲哚醇 ? 大青素B 2 苯并吡啶—喹啉与异喹啉 2.1 溶解性 喹啉 异喹啉 二者均存在于煤焦油中,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异味。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2.2 碱性:弱碱,与吡啶相近。 2.3 亲电取代 2.4 亲核取代 2.5 氧化反应 2.6 还原反应 2.7 喹啉衍生物 ? 白色固体,熔点173℃,味微苦,微溶于水,左旋。奎宁及其盐类是最早使用的特效抗疟药。现有许多奎宁衍生物使用。 ? 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1820 年)。 1908年,P.Rabe用降解法测定其结构 ;1944年 Woodward等完成全合成。 2.7.1 奎宁 ? 奎宁的提取过程 ? 奎宁的合成过程 奎宁 2.7.2 合成抗疟药—氯喹啉 2.7.3 罂粟碱 ? 鸦片中含有罂粟碱,鸦片是罂粟果流出的液汁经干燥后所得的物质。鸦片中含有20多种生物碱,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就是罂粟碱,其分子中含有异喹啉环。罂粟碱有抑制挛作用。 2.8.4 喜树碱 喜树碱存在于中国特有的喜树中(果实含量最高),此外,印度的马比木中也有存在。喜树碱为浅黄色针状结晶,熔点264~267℃(分解),右旋,难与酸成盐。喜树碱对肠胃道及头颈部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对少数病人有尿血的副作用。 ? 甲硝唑 化学名称:1-乙羟基-2-甲基-5-硝基-咪唑 类别:抗阿巴米药、抗滴虫药、抗厌氧菌药。 【实例】咪唑类药物 ? 毛果芸香碱 存在于毛果芸香中,用于治疗青光眼。 2.7 噻唑 无色,有臭味的液体,b.p. 117℃,可与水互溶,有弱碱性。 维生素B1 青霉素钠 1.1.1 四种存在形式 4H-吡喃 2H-吡喃 γ-吡喃酮 α-吡喃酮 1.1.2 吡喃的性质(略) 第三节 六元杂环 1 单杂原子 1.1 吡喃 1.1.3 苯并吡喃 又名花青素,存在于被子植物的花、果、叶、茎中,呈现红、蓝、紫等显著颜色。多可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 ? 花色素(2-苯基苯并吡喃) 花色素的水溶液随pH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 色基负离子(蓝色,pH 11 ) 矢车菊素(红色,pH ≤ 3 ) 【实例】矢车菊素 1.1.4 香豆素(苯并α-吡喃酮 ) 不饱和内酯 顺-邻羟基肉桂酸 【实例一】七叶内酯( 存在于秦皮、续随子中,可抗痢疾杆菌) 【实例二】当归三醇( 存在重齿毛当归中,抑制血小板凝集。) 1.1.5 黄酮类(苯并γ-吡喃酮 ) ? 色原酮 满足C6-C3-C6骨架结构,特点是呈黄色,紫外光下有荧光。 黄酮 ? 黄酮类 如 异黄酮 二氢黄酮 ? 其它的黄酮骨架结构 黄芩甙:中药黄芩中有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 黄芩素 黄芩甙 【实例一】 芦丁,又名云香甙,有调节毛细管壁渗透性的作用,临床上用作毛细管止血药,作为高血压症的辅助治疗药物。 芦丁存在于槐花米和荞麦中,槐花米是槐花的花蕾,含芦丁量高达12%-16%。 芦丁(云香甙) 【实例二】 1.2.1 结构 【特点】① N的孤对电子“外露”; ② N以1e参与大π键; ③ 共轭电子云流向N原子(N相当于NO2)。 :缺π芳环 1.2 吡啶 【比较】 1.2.2 溶解性 : 烃基R:易溶于有机溶剂 孤对电子:与水成氢键,易溶于水。 与水、油均能混溶。 盐酸吡啶 1.2.3 碱性 碱性 叔胺 季铵盐 (强于吡咯) 1.2.4 亲电取代:吡啶环看作苯环,N看作NO2(取代β位)。 ? 反应活性 > > 1.2.5 亲核取代:将N看作NO2,强吸电子,使α-碳带δ+。 γ-吡啶甲酸 1.2.6 氧化反应 (吡啶比苯难氧化) 六氢吡啶(哌啶) 1.2.7 还原反应 1.3 吡啶衍生物 1.3.1 维生素PP B族维生素之一,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过程,能促进组织新陈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缺少时引起糙皮病。 维生素PP包括β-吡啶甲酸(烟酸)和β-甲酰胺(烟酰胺)两种物质。二者的生理作用相同,为白色结晶,对酸、碱、热等都比较稳定,存在于肉类、肝、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