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fjw.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 概论-fjw.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课程目的: 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深刻理解程序在计算机硬件上被执行的过程。 课程任务: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 教师:冯建文 课时:64=4×16 学分:4个 老师邮箱:fengjianwen@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最后的成绩: 到课情况 作业情况 期末考试 学习资源: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网站:/computer/zcyl/dzkjdx/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课时:32=2×16, 实践学分:1个 实验个数:6-7个,实验20学时,授课12学时。 成绩:五分制 及格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平时6-7次实验:全部到课 实验报告:全部提交 实验期末考试:“及格”以上 第一章 概 论 1.1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一、计算机的产生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8008微处理器 第二代微处理器 其运算速度是第一代的10~15倍,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已经有了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中断、DMA功能。支持它们的语言有汇编、BASIC、FORTRAN和PL/M等,后期还开始配备CP/M操作系统 1974年 → 8位微处理器芯片8080 → 约4800个晶体管 → 每秒执行29万条指令。 1976年→ 8位微处理器Z-80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三代微处理器 1978年→ 16位的微处理器Intel8086 → 29000个晶体管→数据总线16位(字长) →地址总线20位 1979年→ 8位(准16位)的微处理器Intel8088 1983年→ IBM公司推出带有硬盘的IBMPC/XT机 16位的Z8000和MC68000 1982 → 16位处理器80286 →晶体管达13万个→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24位→有两种工作模式:实地址模式和虚地址保护模式。 80286 → IBM PC/AT微机 同档次的有Motorola的68010。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四代微处理器 1985 → 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 → 27.5万个晶体管→ 32位数据线和32位地址线→ 有3种工作模式:实地址模式、虚地址保护模式和虚拟8086模式。 同期的微处理器还有Motorola的MC68020等 1989年→ 高性能32位微处理器80486 →120万个晶体管→包含了一个80386体系结构的主处理器、一个与80387兼容的数字协处理器和一个8KB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 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五代微处理器 1993年→ 32位微处理器Pentium(奔腾,P5) → 320万个晶体管 → 具有5级超标量结构、64位数据线和32位地址线 → 仍采用CISC和RISC相结合的技术。 同期的第五代微处理器还有IBM、Apple和Motorola三家联盟的PowerPC(RISC微处理器)以及AMD公司的K5和Cyrix公司的M1。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六代微处理器 1995年 → Pentium Pro(高能奔腾,P6 ) →550万个晶体管 → 具有64位数据线和36位地址线 → 物理地址空间64GB,虚拟存储空间64TB →动态执行技术→256KB的L2Cache封装到芯片内。 1997年 → PentiumⅡ → 750万个晶体管 →多媒体MMX技术 → 32KB的L1 Cache,512KB的L2Cache 1999年→ PentiumⅢ → 950万到2800万个晶体管→增加了70条SEE(Stream SIMD Extention,数据流SIMD扩展)指令, 同期第六代微处理器还有AMD公司的K7。 2000年→ Pentium 4 Intel微处理器家族发展概述 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目前,通用微处理器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复杂度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采用传统的指令级并行方法加速单线程应用,采用更多功能部件、多级Cache、更宽的超标量。 通过线程/进程级并行性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如多处理器、多线程处理器等。 将存储器集成到处理器芯片内来提高其性能。这样可使访存延时减少5~10倍以上,存储器带宽可增加50~100倍。 发展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实现高性能的途径与通用处理器不同,大多针对专门的应用领域来专门设计以满足高性能、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 四、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领域 工业应用领域 实时控制 CAD/CAM 企业管理 辅助决策 商业应用领域 电子银行 电子商务 教育应用领域 远程教学 模拟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数字图书馆 生活应用领域 数字社区 信息服务 人工智能领域 1.2 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一、按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分类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