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理商报告

前言 当房地产界“大姐大”周晓莉闯荡上海,成立上海新联康房地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时候,内地还没有几个人熟知房地产营销这个概念。当时的开发商几乎不认为会有房子卖不掉,更谈不上请营销公司代理自己卖房子。也许当年创业步履维艰的周晓莉可能不会想到,短短10年时间,上海的房地产营销代理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3000多家的规模。 随着房地产业日益呈现现代化大生产的格局,房地产领域内的市场分工细化势在必行。在房地产市场不断规范的今天,实行产销分离不仅是营销角色的更换,更反映了中国房地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实质性转变。产销分离是房地产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让发展商从过长过重的产销合一链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搞开发,不断提高建筑产品的硬件质量;而让代理服务公司进行专业化体系化的销售及后续服务。这样在总体上更加有利于理顺产销程序。 进一步说,如果房地产前期市场调研、项目评估、项目策划、广告、产品推广等都能从房地产开发工作中分离出来,由专业化、市场化的营销代理行业担当地话,将实现房地产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营销代理业与开发业的分离实现了一种专业分工后的新型合作关系,更有利于市场化操作,这是行业性乃至社会性的一个进步。 2002年,上海的房地产是让人艳羡的一年,住宅预售创记录突破了2685万平方米,开发和预售量均创历史新高,房价也是节节攀升,奇迹迭出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肯定会因惊心动魄停留在人们的脑海。激情过后,有许多事情需要疏理和评价:开发商是否该因房地产格局的变化而做出与时俱进的战略调整,以抗击未来市场的不可测风险;营销代理商经过激烈的市场巨浪的拍打,3000多家代理商有多少信心和腰板更强劲有力,又有多少因智慧和财力的欠缺、资源和管理的紊乱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有人认为,在上海经济继续稳健增长、市场高度开放、潜在需求被政府系统调控手段充分激活的大好环境里,任何房子都可以卖出,开发商对营销代理商的依赖将显得无足轻重,这就意味着代理商在开发商面前显得尤其被动,同行之间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随着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应付随时出现的市场风险,以保证预定销售目标的完成,开发商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代理商的支持,当然,这里指的是有丰富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经济实力的营销代理商。不管哪一种观点更加有理,市场会作出正确的结论。 2002年,上海营销代理行业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20家最出色的代理公司中,本土公司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经历了多年的市场历练,消化了国外先进的营销管理理论,积累了在本土作战的宝贵经验,成为上海房地产代理界了不起的代理品牌。老牌劲旅,同策、聚仁、新汉业、晏子,经受住了市场的长期洗礼,保持住着旺盛的战斗力;行业新军,上房销售、荒岛、天地行、策源,象辽阔的草原上驰骋的黑马,展示出惊人的爆发力。 营销代理商的业绩虽然骄人,但并非突出。从全市获得“金桥奖”的20家代理商的业绩来看,成交总面积为460万平方米,只占全市预售登记面积总量的17.2%,即使垄断复地集团开发项目的销售冠军策源,也只有1.6%的市场份额。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变幻莫测的房地产市场,以及外国优秀营销企业的涌入,规模化、品牌化仍然是本土代理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和发展思路。 2002年,上海房屋销售有限公司获得全市第三名的业绩,在外界看来我们是一匹黑马,一匹比任何代理公司都黑的马,不俗的业绩主要来源于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虽然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感到很突然,以至于无法控制情绪,但兴奋之余,也陷入了思考:难道真的是大好的市场环境让我们捡了便宜吗?难道我们没有一点取胜后引以自豪的理由? 当今的房地产营销界很难再现“时势造英雄”,上房销售必然是一步一个脚印。 2002年上海房地产代理公司简析 [一] 2002年房地产代理行业印象 代理形式丰富多样,风险代理盛行 2002年的房地产代理行业的操作模式多种多样,极为丰富,同时由于房地产市场一片大好,使风险代理这一形式极为盛行,成为2002年市场的主流。当前,房地产代理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假代理,也称为助销 这种形式主要是开发商不愿把楼盘销售完全放手给代理公司,希望参与到销售环节当中,但又自身又不具备完全独立销售的能力,需要对方突破销售指导,在技术和人力上提供更多支持。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按销售额的百分点计代理费,但点数不高,代理商委派销售专案,培训和带领销售队伍,而销售队伍的组织由开发商完成,并且可以让代理商协同把关,不过销售人员的底薪和佣金开发商支付。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开发商自己的销售队伍,同时还可以控制销售人员对客户的承诺程度,明确开发商今后的责任。这种代理形式与销售指导差距不大,所以称之为假代理。如,天启开启操作的现代星洲城一期即为此类型。 一般代理 此为传统的代理模式,双方签定的代理合同,一般没有成文的销售指标,代理公司不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