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混凝微滤工艺处微污染原水和低放废水的应用研究
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和低放废水
的应用研究
onthe of
Study application
for
process
of waterand
treatment
micro—poUuted
low.radioactivewastewater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研究生:胡保安
指导教师:顾平教授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零零八年一月
中文摘要
随着水质标准的提高和膜法水处理成本的降低,混凝微滤工艺在处理微污染
原水和低放废水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混凝工艺能提高出水水质,同时其絮体在
膜表面沉积也有效延缓了膜污染;微滤膜工艺则能有效的发挥过滤功能。
在天津市某水厂建立了两套浸没式混凝微滤中试系统,即浸没式混凝膜过滤
(SCMF)工艺和浸没式膜混凝反应器(SMCR)工艺,处理规模分别为150和
300m3/d,目的在于为建设混凝微滤工艺的自来水厂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和运行
管理经验。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开发了混凝微滤工艺处理低放废水的装
置,在相关的设计中,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的耐辐射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min,气水
SCMF工艺稳定运行时,膜通量为53.3L/(h·m2),过滤时间为30
联合反洗为80s。在稳定运行的154d内,共进行了5次化学清洗。原水的水质
状况显著影响膜污染的速率和出水的水质。低温低浊时期的原水水质较好,混凝
0-20
剂FeCl3的投加量为6 mg/L,并增
mg/L:常温时期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1
大了强化通量维护(EFM)的频率;夏季高温高藻期的原水水质较差,需要进一
步采取预氯化和降低膜通量等措施来控制膜污染。SMCR工艺采取连续曝气,出
水8 5:1,排泥周期可由24小时延长为
min停歇2min的运行方式,气水比为1
48小时,膜通量为16.7L/(h·m2),FeCl3的投加量为3~4mg/L。SMCR工艺在稳
定运行的134d内,从未进行化学清洗。在原水水质变差时同样需要采取加大混
凝剂投剂量和增加预氯化等措施来控制膜污染和提高出水水质。
混凝微滤工艺的出水水质稳定可靠,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SCMF、SMCR工艺的平均出水浊度均为0.09NTU,出水浊度≤0.1
NTU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89.5%和92.O%,表明混凝微滤工艺对浊度有良好的
去除效果。SCMF工艺的平均出水CODMn为2.03mg/L,SMCR工艺为2.25mg/L。
出水细菌指标良好。SCMF工艺的产水率为90.9%,SMCR工艺的产水率可达
98.8%。SCMF、SMCR工艺的电耗分别为0.20、0.42kW·h/m3,考虑电费和药剂
元/m3,而低于其常温期0.264元/m3。
混凝微滤工艺对微污染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研
究发现,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以小分子为主,其中分子量介于3k—lkDa之间的
有机物THMs的生成能力最强;膜分离出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具有较大幅度
的降低,而小分子物质去除效果较差,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比较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