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干网状结构 2012
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丁兆习 山东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dingzhaoxi@sdu.edu.cn 脑干的外形 脑干的分部和内部结构 脑干的分部和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传导束 网状结构 脑干网状结构的的定义 在脑干中央,除了边界清楚、机能明确的核群(如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和传导束(如内侧丘系、内侧纵束等)以外,布满了纵横交织的纤维,其间散布有大小不等的神经元,它们与其本身的树突、轴突以及来自各不同部位的细胞轴突或侧支混杂在一起,这种灰、白质交织的结构称为脑干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脑干网状结构的的定义 横断面上,脑干网状结构占据脑干被盖部中央(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灰质和延髓中央灰质的腹外侧) 脑干网状结构向嘴侧与丘脑的板内核群、下丘脑外侧区及底丘脑未定带相联系;向尾侧与脊髓的Ⅴ~Ⅶ板层外侧份移行。 其中大部分细胞呈弥散分布,不形成明确的核团。低等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大部分由网状结构组成,它代表脑在进化上的古老部分。 网状结构的进化 来自神经管的基板与翼板之间的神经组织 原始脊椎动物的脑干:弥散的网状-无明确的核团和纤维束 高等脊椎动物的脑干: 大脑新皮质-脑干大核团和纤维束-脊髓 网状结构细胞数量增多、分化和联系更复杂 (是脑的最古老部分-原始的脑 ,代表着网状神经系) 网状结构的特征 结构: 多神经元和多突触 含不同化学递质核团 (Ach,CA,NE,AE,DA,5-TH) 联系: 轴突有长升支和降支,可直接或间接联系中枢各级水平。 树突分支多,且与轴突垂直,可接受各种感觉信息(非特异性传入) 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冲动汇聚和分散的核心场所。 以菱脑峡平面为界,上、下方的神经元分别以向上、下方投射为主。 网状结构的历史 1865年Deitor首先提出 1957年Brodal分区 外侧区(联络区):延髓、脑桥的外侧1/3, 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它们接受上行纤维束的侧支,传出纤维主要与内侧区联系 内侧区(效应区):延髓、脑桥的内侧2/3,以及中脑被盖的大部, 大型神经元为主。它们一方面经多突触联系向大脑投射,另一方面发出网状脊髓束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 1958年 Scheibel Golgi银染法 外侧区:轴突伸向内侧区。树突短而盘曲,故核团明显。 内侧区:轴突长, 分上、下支, 与脑干纵轴平行走行;沿途分侧支, 多突触。树突短、少,垂直于脑干纵轴排列。 网状结构的核团 小脑性网状核Cerebellar reticular nucleus--联系小脑 非小脑性网状核Noncerebellar reticular nucleus--固有网状结构 中缝核群 内侧(中央)核群 外侧核群 小脑性网状核团 外侧网状核lateral reticular Nu.延髓下份至桥延交界, 延髓腹外侧,橄榄下半部背外侧 旁正中网状核paramedian reticular Nu. 延髓上份至脑桥下份, 内侧丘系背侧,中缝核腹外侧 脑桥被盖网状核 tegmentoreticular Nu. of pons,又名翼状核pteerygoid nucleus. 脑桥上份,内侧丘系背内侧的被盖内,中央上核腹外侧。似为脑桥核向被盖的延伸,主要由中型多极细胞组成。 小脑性网状核团 Brodal提出这三个网状核发出纤维投射到小脑,它们在联系和功能上与其它网状核尚有区别,其作用更像是脊髓小脑束,三叉小脑束的补充,应不属于网状结构。 非小脑性网状核-中缝核群 神经元占旁正中区,呈薄垂直片,在中线混杂在一起,总称中缝核Nu raphes 。神经元多是5-羟色胺能, 聚集成B1-9九个核簇,各核团之间相移行,无明显界限。自尾侧向吻侧:中缝隐核、中缝苍白核、中缝大核、中缝桥核、中央上核、中缝背核和线形核。 与睡眠、镇痛有关。 非小脑性网状核-中缝核群 中缝隐核 nuclei raphe obscures:位于延髓中下部至脑桥下部被盖的背侧,室底深面。由锥体交叉延至上橄榄核的尾侧两旁的纤维网内。此核由大、中、小型细胞组成,核大偏位,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很少,尼氏体染色不明显。 通过释放5-HT抑制周期性突触电位,调节呼吸和刺激胃肠运动 非小脑性网状核-中缝核群 中缝苍白核nucleus raphe pallidus位于延髓下部,中缝隐核的腹侧、锥体背侧,不成对。由中、小细细胞组成,细胞核多数居中,少数偏位,约30%细胞具有双核;尼氏体粗大而集中在胞浆的某一局部,因此,细胞浆染色苍白而名。 调节心跳加速反射(情绪或精神紧张时) 非小脑性网状核-中缝核群 中缝大核nucleus raphe magnus 位于延髓橄榄上部至脑桥中、下部的被盖腹侧中缝的两侧,其腹侧邻近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