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台站观测的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NOAA海温资
料,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梅雨降水年代尺度异常以及中国降水年际振荡
的主要特征及其可能原因,并利用数值试验加以验证。还评估了耦合模式的梅雨
年代尺度异常的集合预报能力,并且分析了模式的预报误差及其产生原因。最后,
研究了中国降水主要年际周期(准两年、准四年)振荡的循环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揭示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梅雨雨带年代尺度北移的事实,1999年
以前梅雨雨带主要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1999年以后雨带北移到了长江以北的
淮河流域。梅雨带北移前后东亚大气环流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包括:东亚副热带
扩张、东亚急流北移和夏季风前缘北推等,而这一系列环流系统变化也有利于梅
雨雨带的北移。
(2)发现了20.世纪90年代末热带太平洋类似年代际“LaNifia型海温变
化趋势,其中又以热带西太平洋的增温最为显著。接下来的敏感性试验证明,20
世纪90年代末热带西太平洋的年代尺度增温,有利于西太副高东撤、北跳和东亚
夏季风前缘北推,可能是导致这次梅雨雨带年代尺度北移的原因。
(3)通过检验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_CMl.Q进行的集合预报结果发现,
模式预报的20世纪90年代末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呈年代尺度降低趋势与观测的结
果正好相反,这可能是导致模式预报的梅雨雨带出现年代尺度南移而未能预报出
实际雨带北移的原因。此外,在检验BCC—CMI.0对梅雨的预报能力时发现,模式
存在预报的雨带系统性偏北的偏差。而此偏差的出现,一方面可能与模式预报的
青藏高原上空高度场偏低导致的东亚季风区气压梯度增加、东亚夏季风前缘北推
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模式系统内部预报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高,LaNifia事件
预报的偏多导致的西太副高偏北偏东、东亚夏季风前缘北进有关。
(4)本文利用S-EOF等方法研究了中国降水主要年际周期(准两年、准四年)
振荡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产生机制。中国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不仅与热带低纬地
区海气耦合过程有关,而且与中低纬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热带低纬地区的TB0信
号通过经向遥相关波列可以传输到东亚副热带及中高纬度地区,使得东亚副热带
季风环流系统包括中国降水产生TB0振荡。而伴随ENSO四年周期循环过程出现
的热带太平洋ElNh30和LaNifia事件可以通过遥相关作用影响东亚地区大气环流
和中高纬度Rossby波列的形态是影响我国降水准四年周期振荡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降水,年代尺度变化,雨带北移,预报偏差,年际振荡
Abstract
of
This theinterdecadalandintcrannualvariations
studyinvestigates precipitation
in discussestheircausesinrelationtotheair-seacirculation
China,and change,using
observational datainChina、theNCEP-NCARdataandthe
the precipitation renanlysis
furthercarriedoutto
NOAASSTdata 1979—2008.Numericalare
during experiments
validatetheobservationalresults.Thentheensemble is
predictionexperiment
t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结构光纤非线性特性及其功能器件研析.pdf
- 稳定的长距离光纤分布式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pdf
- 涡阳花沟西10煤中微量元纱的赋存状态及其环境效应.pdf
- 无限非局域热非线性介质中偶极空间孤子传输状态的研究.pdf
- 无芯印制板变压器和印制电感器的分析和计算.pdf
- 稀磁半导体及其二元半金属铁磁体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pdf
- 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特性分析及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的研究.pdf
- 小波和偏微分方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的研究.pdf
- 小型化和多频天线的设计.pdf
- 新型电光调制器原理及其电路设计.pdf
- 重重子性质的QCD求和规则的研究.pdf
- 周期量级激光脉冲相干控制及算法研析.pdf
- 240T%2f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的研究.pdf
- Bi、Se、Te吸附对n%2fp型石墨烯电子结构影响研析.pdf
- CDMA基站微波功率放大器研析和设计___Doherty功放的设计.pdf
- Cr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和磁性机制的研究.pdf
- CsMgX-%2c3-(X%3dC1,Br,I)中掺V-%272%2b-的自旋哈密顿参量的理论的研究.pdf
- FORMT有限元系统的开发及在粉末高温合金成型过程的应用.pdf
- Hamilton正则方程体系下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系统的振动的研究.pdf
- ICP发射光谱强度的增强效应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