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卫生(考研)创新.ppt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需额外增加生长发育所需能量。 孕妇需增加子宫、胎盘、胎儿、乳房和体脂储备所需能量。 乳母需增加合成分泌乳汁所需能量。 基础代谢影响因素 ⅰ体格的影响 ⅱ不同生理或病理状况的影响 ⅲ环境条件的影响 2. 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 除基础代谢外,是构成人体总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 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人体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体力活动的差别。 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见表2-15。 3.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现称食物热效应(TEF),是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 原因为摄食过程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化、合成所消耗的能量。 不同食物的TEF有所差异:脂肪为本身能量的4%~5%,碳水化合物为5%~6%,蛋白质为30%。 一般成人摄入混合膳食,TEF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 三、总能量消耗量的计算 目前应用“要因加算法”计算: 总能量消耗量=0.95BMR×PAL PAL(体力活动水平) =24h总能量消耗/24h基础代谢率 在实际应用中,PAL常给出。中国成人PAL的范围为1.55~2.10。 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见表2-15。 例:男性,20岁,体重60kg,试计算总能量消耗量。 ① 按表2-1计算BMR: BMR=1597(kcal/d) ② 从表2-15查得:大学生为中活动水平,男性PAL为1.78。 ③ 总能量消耗量=0.95×1597×1.78 =2700(kcal/d) 四、能量的膳食参考摄入量 1. 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① 成年,轻活动,男性 2400 (kcal/d) 女性 2100 (kcal/d) ② 50岁起,年龄增长,能量摄入递减。 ③ 孕妇+200kcal/d;乳母+500kcal/d。 2. 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比例: 蛋白质 10%~12%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5%~65% 资料:我国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人均摄入能量2328kcal/日,占RDA的97.1%。 城市居民为2395kcal/日,占RDA的 99.8%。 农村居民为2294kcal/日,占RDA 的95.7%。 我国居民食品营养存在些什么问题? 1.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有不良倾向 2.吃得越来越淡 3.吃得越来越油 4.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5.贫血率明显下降 6.对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缺乏重视 7.慢性非传染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血脂高 我国居民食品营养存的问题解决方案 1.普及营养知识是合理膳食结构的基础 2.培养营养学科人才 3.加强食品购买的营养学指导 4.开展特殊人群合理膳食结构研究 5.推荐07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6.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生产 7.加强营养立法 我国居民食品卫生存在的问题 微生物污染仍然是主要因素 种植业、养殖业等源头污染严重影响安全 假冒伪劣产品问题仍突出 新技术、新资源食品是新挑战 尽快适应职能调整,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加强监督、惩罚打击力度 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的实施 在食品行业推行国际通行的质量和环保认证体系 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 * *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也称糖类。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多糖 双糖 可消化多糖 寡糖 单糖 非消化多糖 可消化寡糖 非消化寡糖 两分子单糖 1、单糖(monosaccharide) 以己糖为主 食物中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还有少量其它糖类 天然水果、蔬菜中,还有少量的糖醇类物质 蔗糖 (sucrose) 1葡萄糖 1果 糖 麦芽糖 (maltose) 2葡萄糖 乳糖 (lactose) 1葡萄糖 1半乳糖 海藻糖 (trehalose) 2葡萄糖 2、双糖(disaccharide) 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海藻糖等 3、寡糖(oligosaccharide) 由3-10个单糖构成的小分子多糖,较重要的是存在于豆类中的棉子糖、水苏糖 植物多糖 淀粉 (starch ) 纤维素 ( fiber ) 动物多糖 糖原 ( glycogen ) 4、多糖(polysaccharide) 由10个以上单糖构成的大分子糖 重要的有糖原、淀粉、膳食纤维*,均由葡萄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