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器中养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硝化性能实验研究.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养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硝化性能实验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膜生物反应器中养硝化细菌的分离及其硝化性能实验研究.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及硝化性能试验研究 摘 要 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膜生物反应器 两次分离论 与 膜富集微絮 体论 的确立 批准号 为背景 系统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 MBR 强化 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及其影响机制 采用将传统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 新型异养硝化细菌分离筛选方法 成功分离出了两株异养硝化细菌 通过生理生化实 验 16S rDNA 序列分析 认定为属新报道的异养型硝化细菌 采取间歇实验对该细菌 的生长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异养硝化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中采用MBR 考察了其中的 SND 效果 在进水COD/TKN 为5 10 15 及DO 浓度为0.5 mg/L 1.0 mg/L 及 1.5 mg/L 时 比较了不同工况下的硝化率 反硝化率及 TN 去除率 结果表明 MBR 强化了系统中的 SND 效果 在 TN 污泥负荷为 0.014 . kgTN/kgMLSS d 进水COD/TKN 为15 及混合液DO 浓度为1.0 mg/L 时 获得了90.6 % 的 TN 去除效果 通过对诸多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效 果的主要因素为进水COD/TKN 及混合液DO 浓度 在一定的COD/TKN 下 随着DO 浓度的升高可以加强硝化效果 一定DO 浓度下 COD/TKN 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强反硝 化效果使TN 去除率升高 将传统分离方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 建立了一种新的异养硝化细菌的分 离筛选方法 采用广谱而非单一的异养细菌培养基进行纯化分离 使分离出的菌株具 有更广的适应性 将硝化鉴定步骤与分离培养基分隔 使其中的杂质污染可能性降低 从而使分离方法更准确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技术 选取针对自养硝化细菌的 特异探针Nso1225 及NIT3 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了检验 排除了所分离细菌为自养硝化 细菌的可能 使其结果更为可靠 从 MBR 系统中采用上述分离方法 纯化分离得到了两株异养硝化细菌 分别编号 为B1 和B2 生理生化实验结果表明 菌株B1 接触酶阳性 V-P 试验阴性 60 不生 长 淀粉水解阴性 厌氧洋菜不生长 葡萄糖产酸 其主要特征与延长芽孢杆菌属Bacillus macroides 基本一致 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菌株 B2 接触酶阳性 V-P 试验阳性 厌氧洋菜不生长 淀粉水解阴性 其主要特征与Brevibacillus 基本一致 为短芽孢杆菌 属 5 16S rDNA 的测序表明 菌株B1 的16S rRNA 基因序列与Bacillus sp. ZYM Bacillus fusiformis strain Z1 Bacillus macroides strain LMG 18474 Bacillus sp. TUT1008 以及Ba- cillus fusiformis strain S10 的相似性在99 以上 菌株B2 的16S rRNA 基因序列与 Brevibacillus invocatus strain LMG 18167 Brevibacillus sp. R-6774 Brevibacillus invocatus Brevibacillus invocatus strain LMG 18962 以及Brevibacillus sp. R-7745 的相似 性在 98.9 以上 而上述菌株均未见任何有关异养硝化方面的研究与报道 与典型的 已报道的异养型硝化细菌以及自养型硝化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 本研究中 分离的菌株B1 与B2 与这些菌种不在同一发育分枝内 在进化上的距离较远 属于新 分离得到的新型异养硝化细菌 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 LY 和Brevibacillus sp. LY 其 序列登录号分别为AY787805 及AY873841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