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ERP系统考察报告
新加坡ERP系统考察报告 [来源] 北京高速公路网 [作者] 张明月 [日期] 2011-06-01 [浏览数] 1898
?
?区域通行许可证(ALS)制度?
?
?
?车辆检测系统工作示意图?
?
?
?车道系统工作示意图?
?
?
?后台系统业务逻辑模型?
?
?
?车道巡检设备?
?
?
?ERP车道?
?
?
?车道设备?
?
一、行程及参观情况概述 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自由流电子收费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经验,推进北京多车道自由流拥堵收费系统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牵头,首发集团组织北京快通公司、北京云星宇公司、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一行16人,于2011年5月9日~12日共赴新加坡考察调研新加坡电子道路付费系统(ERP),并和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以及新加坡协宇科技集团(CSE公司)技术人员交流了ERP系统的建设经验。 整个考察调研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新加坡ERP系统的集成商CSE公司调研ERP系统建设经验;二是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关于新加坡ERP系统建设历程、运营现状、及LTA下属单位调研;三是ERP车道现场运行及维护考察与学习。 本次考察调研,我们关注的重点ERP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方案、建设经验以及运营维护情况。 二、新加坡ERP系统 1.新加坡现状 新加坡是海岛型城市国家,国家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和改善道路交通状况需要较为强烈。( 人口508万; 国土面积710km2;( 公路里程数3356km(12%土地面积);( ( 高速公路里程数161km; 机动车保有量94.6万辆;( 每公里253部机动车;( ( 每千家庭拥有轿车数量117; 2.ERP系统建设背景 作为一个海岛型城市国家,新加坡用来建造交通道路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应付即将出现的交通拥堵问题及早进行规划,并通过限制车辆所有权及道路拥堵定价系统的双管齐下措施,有效的控制车辆增长以及优化道路的使用,避免了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现象。--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 新加坡于70年代启动了一系列应对交通拥堵的措施,包括使用管制(1975 - ALS)对车辆进出特定的区域施行管制,每天限制区的车辆购入城费(人工收费)。区域通行许可证(ALS)制度有效的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但是人工收费方式存在很多缺点:在运行时段,需要大量人员在现场值勤;按车辆类型和时间设有14种不同收费率的通行许可证,容易产生混淆;无法灵活调整收费率;无法灵活变更管制时间;扩大或缩减管制区域的范围相对困难;无法限制车辆进出管制区的次数。 鉴于ALS的人工收费方式存在很多不便,所以新加坡启动了电子道路付费系统的研发。计划建立一套多车道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取代原有的ALS制度,在指定路段指定时段,通过不同的收费策略调控车流分配,以达到控制拥堵的目的。 3.ERP系统建设发展历程 ERP系统的建设发展经历了二十几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立项、招标与测试、工程实施、系统运营四个阶段。其中系统方案确定、测试招标历经了7年,系统的建设实施1年,整个系统的测试时间充足,确保了最终系统的可靠、稳定。 (1)立项阶段( 1975年,实施道路付费 1985年,研究香港ERP的实验,结论:技术可行,但还在发展之中( ( 1989年7月,内阁给ERP开绿灯,希望在5年内准备好 1989年9月,对ERP项目供应商发出邀请( ( 1990年2月,由公用事业局(PWD)、电信局和国家电脑局组成的团队先研究了美国达拉斯,新奥尔良和华盛顿特区的付费系统( 1990年3月,成立专门交通小组,组长副总理吴作栋建议在4年内建成 1990( 年4月,小组进一步研究欧洲巴黎、佛罗伦萨、特隆赫姆和奥斯陆的付费系统 (2)招标与测试阶段 1990( 年5月,正式宣布按流量收费的ERP系统的技术要求将于1992年出台 1991 年4月,5个投标联合体准备参与ERP竞标( 1991( 年5月,政府宣布对ERP进行招标,实施计划——1996年管制区开始实施ERP替代人工系统 1991( 年9月,招标委员会决定采用,智能卡系统、“有源”系统 1991 年10月,进行资格预审招标,17 个集团提交投标书( 1992( 年2月,17家投标商中有10家入围 1992 年7月,5家投标商进入复选名单( 1993( 年4月,最终筛选出三家投标商,入选投标商受邀于1994年4月在Tuas公路段进行实验和测试: Teledata、Toyot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