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研究(覃成林).ppt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 覃 成 林 2004.上海 主 要 内 容 一、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概述 概念问题: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regional convergence divergence 趋同或收敛,发散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 理论基础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趋同预期。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类型 提出分类的学者: 巴罗和萨拉伊马丁 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 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检验 趋同假说的实证性检验的主要研究路径: --检验区域之间相对人均收入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 --使用趋同模型测算β系数。 实证性研究的4种结论: 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区域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趋同现象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存在着时间变化 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空间层次上区域经 济增长趋同可能表现不一样 结论1:发现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增长趋同 现象 1.巴罗和萨拉伊马丁(Barro, R, J., and Sala-I-Martin, X.,1991,1992,1995) 2.库洛伯和李(Coulombe, S. and Lee, F. G. ,1995) 3.霍弗和沃尔戈特(Hofer, H. and W?rg?tter, A. ,1997) 4.坎加沙朱(Kangasharju, A. ,1999) 5.马丁和森利(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β趋同速度大体上在年均2%左右。 结论2:没有发现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增长 趋同现象 1.莫洛和波德雷卡(Mauro, L and Podrecca, E. ,1994) 2.特西纳斯(Tsionas, G. E.,2000) 3.塞利珀尔和阿斯特里(Siriopoulos, C. and Asteriou, D. ,1998) 结论3:发现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存在着时间 变化,趋同更多地表现为相对于时间的 非线性过程。 1.趋同的速度随经济循环而变化,在繁荣时期趋同的速度慢,在衰退时期趋同的速度快。 2.趋同的速度快慢还表现出交替变化。在有的时期,趋同会不断地持续。但在另一时期,趋同会出现相对停止或速度放慢。 结论4:发现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空间层 次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可能表现 不一样 霍弗和沃尔戈特(Hofer, H. and W?rg?tter, A. ,1997) 三、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机理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 --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经济要素为追求高收益率,就必然要在区域之间进行流动。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下,要素区际流动将导致区域之间的要素供给逐渐趋向均衡,进而引致其经济增长趋向均衡。 一般趋同模型 Yit = a – blogyi0+ε 缺陷:只能简单地描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状态对趋同的影响,而不能深入分析趋同发生的内在机理(Martin, R and Sunley, P. ,1998)。 揭示区域经济增长发生趋同的内在机理 的3条路径: 路径1:--改变一般趋同模型中的自变量构成,以便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条件或稳态,进而分析各自变量对趋同的作用机制。 路径2:--在趋同分析中引入空间变量 问题: --多数趋同模型只是分析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其初始水平的关系,而忽略了其与其它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相互影响(Dunford, M. and Smith, A. ,2000)。 缺陷: --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趋同过程中空间上相邻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联现象,特别是俱乐部趋同的形成。 路径3:--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趋同随时间而表现出的阶段性或速度快慢的交替变化现象。 解释1: --与国家经济增长的总体形势变化或周期性变化有着联系。 四、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意义 1. 开辟了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一条新路径。 主要是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市场机制对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起到了自我修正的作用。 五、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 1.陈和弗来舍(Chen and Fleisher ,1996): 1978-1993年,各省区的人均GDP。各省区存在条件趋同,趋同条件包括物质资本分享、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