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工湿地对污染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pdf

人工湿地对污染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湿地对污染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研究.pdf

摘要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城市河流, 水污染不仅影响城市的景观,还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污染河流的治理己成 为重要课题。本文紧密联系镇江“863”课题一一镇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 技术研究及示范,开展了利用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的研究,结 果表明: (1)与生活污水不同,污染河水的特点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浓度低、氮磷等营 养盐浓度相对较高且悬浮态污染物含量高。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劣 V的古运河河水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水力负荷HL=750mm/d条件下, 40%,出水水质能够达到IV类水甚至III类水。 (2)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时,主要是下行池发挥作用,尤 其是湿地表层(0~30cm)的作用,上行池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人工湿地对河水 中污染物的去除首先表现为下行池表层(0--30cm)的填料和植物根系对进水中悬 浮态污染物质的过滤、吸附等物理作用,进水中溶解态或胶体态污染物直接被附 着在填料和植物根系表面的微生物所利用或与填料发生物理化学反应,转化为稳 定的物质(微生物体、C02、N2、H20等);随后,下行池表层截留下来的悬浮态 颗粒污染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溶解态污染物并随水流动,进一步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转化为稳定的物质。 (3)污染河水流经人工湿地时,上行池的作用不够明显,分析认为可能有两 方面原因:一方面,湿地表层截留的悬浮态物质转化为溶解态进入水中,增加了 上行池溶解态污染物的浓度,从而抵消了上行池的一部分去除效果;另一方面, 由于表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消耗了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污水流至上行池时水中 溶氧浓度和C/N过低,从而对有机物、TN的降解速率降低。 (4)对于以硝氮为主的污水,补充碳源促进了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从而提 高了人工湿地的脱氮效率;但对于以氨氮为主的污水,由于水中溶氧的限制,硝 化细菌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得反硝化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添加碳源对TN去 除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摘要 (5)在湿地入水碳源充足(C/N≥8)的条件下,硝态氮污水的TN去除率随着水 力负荷的提高而降低,尤其在水力负荷HL750mm/d时,TN去除率随水力负荷 的提高而迅速降低。 (6)通过对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污染物的物料平衡分析,发现污水中 有机污染物和氮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分别占97.3%、85.2%;水 中磷的去除主要是碎石填料的化学沉积作用,占去除总量的88.O%;芦苇对氮、 磷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较小,分别只占去除总量的8.9%和2.4%。因此,可以 通过强化微生物活性提高有机物、氮的去除效果,通过选择对磷的吸附和化学沉 积能力强的填料提高除磷效果。 关键词: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河流、碳源、物料平衡 ABSTRACT ABSTRACT Thewaterenvironmenthasbeencontaminatedwiththe of seriously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inChina.Thewater not the butalso pollutiononlydestroyed landscape didharmtothehealthofthecitizen.At restorethe fiverhas present,to polluted an become and importanttask.Combining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