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the global arena.ppt

5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the global arena.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the global arena.ppt

现象一: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 高速发展是以大力发展出口为特征的,占据 了美国汽车市场35% 的份额,占据了美国电 视和录像机市场的全部。 但并未成功打入美国的超级市场,以及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利润率很高的软饮 料、袋装食品、个人卫生品市场。 现象二:据相关统计,美国总体经济地 位虽然不断下降,但其娱乐业在世界市场却 具有垄断地位。 美国电影、摇滚乐歌星及其声带、MTV、 迪斯尼乐园都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无形出 口”产品。 问题: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从何而来? 企业竞争优势与其所在国的大环境之间 有什么关系? 5.1 Traditional Explanations 5.1 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解释 5.1.1 贸易优势理论 1)主要观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行 业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先天有利的 自然禀赋(生产要素)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 件。这可使一国在某些产品的成本比别国 低,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优势地位。 分为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 理论。 2)代表理论 (1)绝对优势(地域分工)理论 a、主要观点: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在他1776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一书中,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理 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 他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 换,交换是出于利己之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 而进行的活动。 通过“看不见的手(intangible hands)” 进行交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交换的倾向产生了分工,包括: a)分工利益: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 b)分工原则:各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 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先 天有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所 导致的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因此,一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输出 本国在生产费用上占绝对优势(低价)的商 品,以换取本国不能生产或者生产费用较高 (高价)的商品。 依此分工和交换,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和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各国 均可得益。 他认为,只有实行自由对外贸易政策, 得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b、局限性 a)交换是自发的,忽视与生产力的关系 b)无法做出解释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绝对 b、理论贡献 深刻揭示了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的巨大 意义。各国根据绝对优势分工,进行贸易均 可得益。主张实行自由对外贸易政策。 c、理论局限性 a)认为交换是自发产生的,忽视了交 换、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b)无法解释:在任何方面都没有绝对优 势的国家是否也应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 易,以及是否能获得利益。 (2)比较贸易优势理论 a、主要观点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 1823)在1817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证明,国际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所有国 家。依此思想为核心,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如果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 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参与贸易各国都比分 工前多得了产品。 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相对差别以 及由此产生的相对(劳动)成本的不同。 一国之所以能够出口获利,是因为具有 比较优势。一国只需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有 比较优势而不一定要有绝对优势就可以贸易。 一国可能会在所有的产品上都不具有绝 对优势,但一定会在某些产品上拥有比较优 势。通过比较优势产品的贸易各方都可获利。 因此,任何国家都可以有出口的产品, 都有条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3)生产要素禀赋论 是比较利益的一种发展,用多种生产要 素(土地、资本、劳动)的价格差异来说明 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方向。 a、主要观点:老师赫克歇尔在1919年 的《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提出了 基本观点,学生俄林在1933年的《域际贸易 与国际贸易》中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论,认 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a)各国生产要素或资源禀赋不同,自然 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分布比例不同, 导致要素价格就不同。 b)不同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比 例不同(即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 以上两点造成不同国家在不同行业具有 不同的比较优势。 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 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