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应试技巧
第一节 病史采集技巧
病史采集是第一站的两大内容之一,分值为15分,只要掌握问诊的基本技巧,均可达到10分以上,若是遇到比较熟悉的症状,得到13分以上非常容易。
病史采集题是由大纲要求的症状和疾病综合起来的回答很有技巧,在进行任何症状的病史采集时,遵循以下“公式”,便可得到10分以上。
一、现病史
考题给出主诉,如:胸痛2个月。
考生应接着按顺序询问以下内容。
1.主要症状的特点 包括所给症状的出现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等。如:胸痛主要出现在哪个部位,持续性的还是阵发性的,疼痛发作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每次发作有多长时间。
2.病因与诱因 根据给出的症状,询问相应的基本病因和发作的诱发因素。如:胸痛大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你认为与哪些情况有关系。
3.伴随症状 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是指在主要症状基础上的一系列其他症状。如:除胸痛以外还有没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常感觉,是何种感觉,胸部除疼痛外还有无其他不适感。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包括所给主要症状的变化和新症状的出现。如:胸痛发作的频率有何变化,疼痛的程度有无变化,每次发作的时间有无变化,发作时有无出现其他异常感觉。
5.诊疗经过 包括以前的辅助检查及其结果、诊断、治疗措施、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和疗效。如:以前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以前医师诊断为何种疾病,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
6.一般情况 询问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精神体重,
二、既往史
不论抽到何种症状,既往史的询问方法及内容不变,记住相应问题即可。
1.相关病史 指本次患病以前的身体情况和所患疾病,即主诉所列时间以前的病情。如:本次患病之前身体情况怎样,有没有患过其他疾病,有没有患过传染病。
2.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外伤史 指本次就诊前的药物、食物过敏情况,手术、外伤情况:如:以前是否有用药过敏的情况,若有,对何种药物过敏,有没有做过手术,有没有受过较重的外伤。
单会运用上述“公式”还是不够的,考生要得到高分还需要运用症状学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分析具体病例,这就需要以本书第二章的内容作基础,掌握其中所列症状的特点,在病史采集中才不至于挂一漏百,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章 病史采集
第一节 病史采集内容
一、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民族、住址、籍贯、出生地、工作单位、入院日期。
二、主诉
主诉包括病人就诊时感觉最痛苦的症状或最明显的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录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起病时间通常是指首次出现症状或发现疾病的具体时间,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慢性或隐匿起病。
2.病因及诱因 指本次发病的病因(感染、外伤、中毒)和可能的诱因(如环境改变、情绪的激动、气候变化、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病情是逐渐加重还是减轻,或是病情发生明显转变。
5.伴随症状 在主要症状的基础上,是否同时出现其他症状,这些伴随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可靠依据。
6.诊断及治疗经过 就诊前已接受的其他医疗单位的检查及结果,治疗方法及药物名称、剂量、疗程及疗效。
7.病后精神、体力状态、食量、食欲、睡眠 二便、体温变化、体重变化 。
四、既往史
(1)过去健康状况。
(2)曾经患过的疾病,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
(3)手术史及外伤史。
(4)过敏史及特殊用药史。
(5)预防接种史。
(6)输血史。
五、系统回顾
六、个人史
七、婚姻史
八、月经史
九、生育史
十、家族史
第二节 发 热
【复习纲要】
1.起病时间及发病情况 发热开始的具体时间,是急性起病还是缓慢起病。感染性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发热、无菌性坏死物吸收发热多为急性起病,但也可以是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2.病因及诱因 发热前有无明显原因,如劳累、受凉;有无感染表现,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肠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输血或输液反应等;有无开放性外伤,包括头部外伤等。
3.主要症状特点
(1)应询问发热的高低,是低热(37.3~38℃)、中等发热(38.1~39℃)还是高热(39.1~41℃)或超高热(41℃以上);询问发热持续时间;是自行退热还是药物或物理退热。
(2)尽可能了解是哪种热型。
①稽留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②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③间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_ 清洁生产概述第2章.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游戏》(高起专)考评作业-含答案.pdf VIP
-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3章.PPT VIP
- 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doc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5章.PPT VIP
- 学校关于成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docx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1章.pptx VIP
-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ch04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