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天然橡胶调查创新.doc
海南天然橡胶调查
核心提示:?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下游需求低迷,出现供应过剩;近年来国内进口复合胶大量增加,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冲击;库存较大,压制价格反弹……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海南橡胶人承受了巨大压力。
2013年以来,对于橡胶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寒冬”。天然橡胶价格的一路走低,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
我们不禁要问,胶价怎么了?市场怎么了?由于全球宏观经济不景气,下游需求低迷,出现供应过剩;近年来国内进口复合胶大量增加,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冲击;库存较大,压制价格反弹……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得从事天然橡胶生产、加工的海南橡胶人承受了巨大压力。
11月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海南实地采访。胶价何时才能走进“春天里”?这不仅是胶工的期盼,更是全体海南橡胶人的愿望。
行业现状
天然橡胶跌破成本价 海南胶农砍树种槟榔
11月21日早上7点多,当地温度20℃左右。换作以往,这个温度这个时间,村民们应该都在忙着收胶水。但如今,海南省琼中县营根镇崩坎村的村民们却正在吃着早餐,闲拉着家常。
今年9月初,泰国政府计划再抛售11万吨天然橡胶国储的消息在国际市场传得沸沸扬扬。但营根镇崩坎村的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些,他们知道的是,9月底,胶水收购价多年来首次跌破了1元/斤。干胶收购价跌破万元至9800元/吨。这意味着,割一个早上的胶,才能换来几十块的收入。
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主力合约9月份一路下跌,整个9月,1501合约最低价为11710元/吨,月收盘价为12220元/吨。国际橡胶期货从2011年2月初的43500元/吨至今年12月5日,已经跌去70%有余至12290元/吨。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海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发现胶价下滑导致琼中甚至整个海南胶农割胶积极性下降,部分地方弃割弃管,崩坎村甚至出现改种现象。
胶农:今年仅割胶3成/
“早上起来吃完早餐,10点多,家里不割槟榔的村民,便会自己骑摩托车或者搭村里固定班点的公交,到8公里外的营根镇中心逛街。下午回到家,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琼中县营根镇红岭村支部书记董德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此描述当地胶农的日常生活。“胶价低,普遍都不割胶了。”
9点半左右,当记者来到村民李文安家时,他正悠闲地坐在家门口的大椅上和前来串门的村民聊天。“你都不要说今年的胶价了。”谈及橡胶,李文安一脸无奈。在琼中,胶农为了方便,往往直接卖胶水。而目前,胶水每斤1.2元。“今年割胶都不够辛苦钱。”李文安告诉记者,他家有30多亩橡胶。今年只割了不到3成。他表示,种植一亩橡胶大概需要3000~5000元的成本。去年他家的30多亩橡胶,还能为家里带来两万多元纯收入,今年却只有六七千块的样子。
在崩坎村,除了弃割胶水外,部分村民还改种了橡胶。村民黄学安就是其中之一。他家共有30亩橡胶,今年就一口气砍掉了10多亩。“砍了一半,留下一半给我孩子割,但现在我孩子也不愿意割了。”黄学安告诉记者,“要是不淘汰的话,树还在那里,就要管理,就要天天亏。”
他说,10斤胶水能提炼3斤干胶。按照一斤胶水1.2元计算,平均下来,今年一棵橡胶树割一刀只能赚1~2毛。一个月大概能割上15刀。“我们家今年一点胶都没割,这个价格割了也没用。据我所知,我们村今年应该没有人会下肥了。”
在崩坎村,改种的不止黄学安一个。今年当地槟榔价格高达8块多一斤。虽然槟榔种下去最快也要6年才能收成,但相对于橡胶,种植槟榔成本少。
红岭村委会下属4个小村分队,今年就设有6个槟榔收购点,而橡胶收购站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村民个体自己开的收购点,因为胶农不割胶,被迫关门。只有橡胶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站正常收胶。记者发现,在琼中到处可见“大量收购槟榔”的收购牌,但胶收购点所见不多。
胶价低迷,胶农往往会选择不施肥不管理,以减少种植成本。琼中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学告诉记者,弃割在琼中是个别现象,个别种植面积大的还是要割,但弃管的现象比较普遍。
农场:胶工月纯收入不足百元/
胶价不好,农民可以选择割胶或是不割。但作为地方国营农场的员工,如果上了年纪,就只能选择继续割胶或者放弃岗位。
新市农场是琼中县地方国营农场。据新市农场第七分队的队长王成海介绍,新市农场在琼中共有14个连队。每年,政府会给每个胶工定产,今年定产是一株一年产4斤胶。农场里的胶工每个月的工资按照产量来算,达产,干胶产量农场和胶工七三分。不达产,每个月扣钱。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新市农场第七分队时,两名胶工正割胶回来,在农场的凉亭里歇息。来自五指山的老王今年50多岁,他告诉记者,“今年干了这么久,一分钱都没拿到,因为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