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食品着色剂创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 食品着色剂创新.ppt

2.特殊色素的应用: TiO2: 白色口香糖,九制陈皮,牙膏,润肤霜,(假冒牛奶制品)。 碳黑:用于莲蓉馅等 万寿菊黄色素,红辣椒:可作鸡饲料,使蛋黄亮丽。 姜黄可用于淀粉制品,如鸡精,饼干等。 绿颜色食物:叶绿素铜钠盐。 橙色食品采用极少量的胭脂红和日落黄搭配而成。 苋菜红可调配紫红色。 肉制品:由于红曲米对蛋白质的着色好,多在肉制品,叉烧和腐乳中使用。番茄酱也使用。 红曲红也可用于肉制品。 血红色素:也是肉类制品的染色剂。 焦糖色素 焦糖色素:P113 将淀粉水解后,高温糖化而成。 普通法:121C 氨法,亚硫酸氨催化:能缩短生产周期,制品色泽好,得率高。 但:许多工厂拒绝催化的产品。 单倍和双倍焦糖色素。 焦糖色素的应用 1.可乐 一般添加量为0.1% 2.酱油蚝油 添加量0.2% 如何使用色素 先将色素与少量食物混合,然后再与食品原料拌匀。 这样可以避免着色不均而引起的色花。 色淀耐光、耐热性强。可用于化妆品。 色素的调配P116 如果你不懂如何配制,可咨询有关供应商,然后自己再调配。 天河城的雪糕店有许多品种的雪糕,如果要调好,装饰用的巧克力(许多颜色)等需要很多实验。如果有兴趣者,可以自己试试。 一般来说,橙色:柠檬黄+ 极少胭脂红 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 新资源不断发掘: 如山竹皮等植物,红薯皮,花生衣红,植物炭黑。 第4章 食品着色剂 本章学习内容 1.食品着色剂的分类和发色机理。 2.掌握发色剂的应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了解发色剂的发展动态。 食品为什么要加色素(food pigment)? 天然食物本身含有很好的色泽,但加工过程中,因光、热、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褪色或变色 现象,使感官质量下降。 绝大多数的食品要添加色素。如何调色彩逼真、 自然,如何应用,这很重要。离开了香精色素, 几乎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我们所要学习的是 如何应用,比如芋头、杏仁色如何调。 色素与非色素番薯干 色素分类 天然色素 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 天然食品色素主要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如高粱红、叶绿素、甜菜红、胭脂虫红、红曲红、辣椒红、焦糖色、?-胡萝卜素、姜黄色素等。 天然色素安全性较高,着色自然等优点,发达国家大多愿意尽可能使用。但价格高,不稳定,我们目前比较少企业使用。虽然说是安全性较高,也有人提出浓缩后的天然色素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不得而知。但推广的呼声甚高,是今后的趋势。 合成色素 食品合成着色剂,也称为食品合成染料,使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着色剂。 合成着色剂的特点: 1.着色力强 2.色泽鲜艳 3.稳定性好 4.容易调色 5.成本低 6.安全性低 合成色素 油溶性 偶氮类 合成色素分类 水溶性 非偶氮类 油溶性偶氮类色素由于不容易排出体外,目前基本不使用。水溶性偶氮类色素容易排出体外,因此目前使用较多。 4.1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是根据不同的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如果某物质所吸收的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外,这种物质看起来是白色;其波长在可见光区域(400-800 nm),那么该物质一定呈颜色,吸收的光与呈现的颜色是互补的。 部分生色基团 4.2 食品合成着色剂及应用 食品合成着色剂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各国对其均有严格限制,不仅在品种和质量上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而是对生产企业也有明确限制,因此在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品种正在逐渐减少,我国允许使用8种,美国10种,日本11种,欧共体20种。 我国指定 上海市染料研究所为全国唯一的生产单位。 由于国内外贸易的紧密联系,我们实际应用的品种是20种。 4.2.1 食品合成着色剂 4.2.1.1 苋菜红 苋菜红为紫红色均匀粉末,无臭,0.01%的水溶液呈玫瑰红色,可溶于甘油及丙二醇,不溶于油脂。 耐光、热、盐、酸,但遇碱变为暗红色。 4.2.1.2 胭脂红 与苋菜红的性能接近,但加 入很少量其呈色效果非常好。 橙色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