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pdf

2009年3月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M叠r.2009 第30卷第2期 INNERMONGOLL~SOCIALSCIENCES V01.30№。2 1572—1921年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分析 张 威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北京lOOOOO) [摘 要]城市的兴建、发展、衰败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从明代中后期蒙古地区板升的出现到俺答汗兴 建的半农半牧的归化城,从清归化、绥远两城并置的军事商业重镇,再到民国时期归化、绥远、火车站三足鼎立 的城市格局,每一对期的城市形态交化都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有关。归化绥远”两城历史 资料,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力图还原一个相对完整的呼和浩特城市形态演变过 程,有助于我们认识、了解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归化城;绥远城;俺答汗;呼和浩特 【中圈分类号]K9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2009)02-0055-06 在对北方地区历史城市的研究中,呼和浩特始 答汗在此建立了归化城旧J。清乾隆二年(1737年) 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学者针对呼和浩特新旧 至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为了防范卫拉特准 城的建城时间进行了考证,如薄音湖的《呼和浩特 噶尔蒙古部叛乱及安置戍边士兵的需要,在距归化 城(归化)建城年代重考》对我们了解建城的原因 城东北2.5公里处修建了绥远城¨J。今天的呼和 和初建情况颇有启迪;而边晋中的《清绥远城修筑 浩特是由归化城(旧城)与绥远城(新城)两个城区 时间和过程考》则对清代修筑的具体情况作了介 逐步扩展形成的。 绍。另外,也有学者根据实地调查分析了现存城市 的空间结构,如包慕萍的《长城内外都市文化的融 一、城市的雏形——板升的出现 合:游牧和定居的重层都市呼和浩特》、日本近藤 (1572明隆庆六年前) 富城的《清代归化绥远城市区的形成过程》针对清 代呼和浩特新旧市区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而对 1572年以前,丰州滩一带已经有悠久而丰富 不同历史时期呼和浩特城市的形态特征以及城市 的历史。地处农耕与游牧文化交错地带的丰州滩, 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予以系统探讨,则是揭示呼和 在石器时代就有了先民的足迹。此后,中原政权和 浩特城市历史面貌的重要方面。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对这里长期交替统治。战 国时,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秦汉沿用;北魏北齐 归化绥远城,即内蒙古自洽区首府呼和浩特的 前身,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这个地区古称丰州 时称敕勒川;隋唐时称白道川;辽金元三代这里是 丰州的治所。明代中后期,不断有不堪重负的汉人 滩‘1】‘限223’224’。其地理位置,北屏阴山,南临黄河, 及起义失败的白莲教徒从中原逃到俺答汗驻牧的 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描写的敕勒川即指这一带。 丰州滩,开荒种地、营建房屋,逐渐定居下来,形成 16世纪初,蒙古土默特领主俺答汗①驻牧丰州滩。 明隆庆六年(157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俺 [收稿日期]2008.11—10 [作者简介】张威,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 讲师。 ①俺答汗(亦称阿拉坦汗、谙达汗)生卒年为1508—1582年。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