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世纪20年代中国西方史学课程建设研究--以留美学人为考察对象.pdf

20世纪20年代中国西方史学课程建设研究--以留美学人为考察对象.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20年代中国西方史学课程建设研究--以留美学人为考察对象.pdf

第 28 卷第 1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 年 1 月 Vol 28, No 1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Jan, 2015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西方史学课程建设研究 —— 以留美学人为考察对象 张 洁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伴随 20 世纪前期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中国世界史课程的多样性与细化以及中国高等院校“史 学系”的诞生,到 20 世纪 20 年代,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中国西方史学课程正式开设。留美学人通 过讲坛授课、翻译西方史著、编写教材等途径传播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让西方史学成为中国史学的 重要内容,使中国史学与世界接轨,对中国西方史学课程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键词: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史学;留美学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1-0019-12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5.01.004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xuebao.wzu.edu.cn 获得 留美学人,指 20 世纪前期 (1900 – 1949 年),通过各种途经到美国留学,完成学业以后,从 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学人群体。本文以留美学人胡适、何炳松、陈衡哲、余楠秋、蒋廷黻等为主 要对象,探讨他们对 “西方史学”课程所做的贡献,以念其筚路蓝缕之功。 一、中国西方史学课程产生的背景 所谓 “西方史学”,指的是以西方国家 (欧美国家)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生与 发展,演变路径与规律及发展方向的课程。中国 “西方史学”课程的产生,有外因也有内因。就 外因言,是进入 20 世纪后,西方历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诸多史学理论与思潮的产生,对中国 史学带来的强力冲击。就内因言,有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世界史课程的细化与史学系的诞生。 (一)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 中国的高等院校的发展,当从京师大学堂说起。 1898 年刑部侍郎李端棻、御史王鹏运向光绪皇帝建议开办京师大学堂,5 月总理衙门上报由 梁启超草拟的 《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以 “中西并重”, “以西学为学堂之一门,不以西学为 ① [1] 学堂全体” 为办学宗旨。学堂课程 “略依泰西、日本通行学校功课之种别,参以中学” 。6 月 光绪皇帝颁布 《定国是诏》,宣布变法,7 月 3 日派孙家鼎为管学大臣,创办京师大学堂,聘请美 国人丁韪良为总教席。1900 年 “庚子之变”,京师大学堂停办。1902 年 1 月,清政府任命张百 熙为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恢复整顿工作 (同文馆也并入京师大学堂)。同年 8 月 15 日张百 收稿日期:2014-06-1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Y201224818) 作者简介:张洁(1964- ),男,浙江武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现代史,西方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留学史 ① 参见: 熊明安. 中国高等教育史[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3: 309. 20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