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民间住宅建筑研究——思路、方法、视角与途径.pdf
维普资讯
2008年 7月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1.2008
第 15卷第 4期 JournalofShanghai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1.15 NO.4
中国传统民间住宅建筑研究
— — 思路、方法、视角与途径
刘 森 林
(上海大学 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民居研 究 已经从建筑学本体扩展 、延伸至与之相关的领域 。在 民居建筑的 内涵和深度上 ,将 民居与
传统思想、文化、哲学、信仰、民族、社会、传播等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中揭示出民居建筑中潜藏的人文基 因和信
息,它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技术体系的另一种形式的历史。并且我们在进一步探究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之外,广
泛深入到历史、经济、地理、民俗等领域与民居建筑的相互关系中,从而将历史的、社会住居体 系放在传统的社会
生活和人类文化 的宏观体 系中,把握 民居建筑的整体,在 多学科 的辅助和支持 中展开深入研 究。
关键词 :民间住宅 ;民居研究;建筑学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8)04—0107—05
民居,或称为乡土建筑 、传统居住建筑 。在建筑学 的学科范畴中,与古代和近代城市、聚落、宫殿 、坛
庙 、陵墓 、寺观、寺庙 、石窟 、衙署 、塔幢、园林 、桥梁、楼阁、祠堂、书院、店铺 、会馆、牌坊等类型一道 ,构成中
国建筑史研究的对象 。
作为人类聚居生活和聚落环境 的基本单元 ,建筑 、聚落环境的发生 、嬗替和迁变 ,都与人类初始阶段的
住居形式、社群单位的空间关系有着密切和直接的关联 ;在既有 的历史建筑类型中,传统民居曾经 占据绝
对量的优势 :它历来以直接的展现方式 ,表达群体、种族 、成员在特定区域和空间中的居住生活——真正意
义上的、日常和乡土的生活世界。正如布鲁诺 ·赛维说的那样 :“它传述历代建筑 ,几乎囊括 了人类所关注
事物的全部 。”_1数十年来 ,研究者们逐渐取得了一个共识 ,世界上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往往可以找到共
通的观念渊源。这些观念层层积压,就像古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一样 ,越是底层的观念越古老,越容易成为
后代各种建筑形态变化的共同原型与理论依据”。[2]共通的观念渊源和建筑原型,既非孤立的,又非千篇一
律的,而是多样的和运动变化的。只是,中国民居建筑的量大面广,居住体系的多元 、博恰 ,住居类型的多
样缤纷 ,而未能转换成古代建筑中成就卓著的类别 。
在中国传统思想和观念 中,建筑并非完全是一 门艺术 ;传统民间住宅 ,更是长期遭受漠视 ,难以形成专
门的体系或学问。借用雷德裴尔德有关大小传统,抑或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科层文化和世俗文化类分的
话,中国传统民居 “似应”归属于小传统、民间文化或世俗文化系统,隶属于非文人系的文化系统。与西欧
将建筑 (主要是宗教建筑、宫殿建筑和公共建筑)视为一项专 门化的学术和重要 的艺术门类有所不同。 自
1940年代始 ,建筑史学家刘敦桢教授等筚路蓝缕,以启 山林 ,将中国民居建筑列为一种建筑类型,开创 了
收稿 日期 :2008—01—09
作者简介 :刘森林(1961一 ),男,上海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教授 。
维普资讯
传统民居研究的先河。半个多世纪以来 ,民居建筑研究取得 了长足的发展 ,呈现出方兴未艾 的态势和局
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持续发展的民居建筑研 究进程
迄今约 70余年的传统民居建筑研究进程,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 自1940年代至 1980年
代 。研究的手法和方式偏重于测绘调查、整理记录和归纳叙述 。发表和 出版了一批在史料性 、图录性 、描
述性等方面颇有意义和价值的报告、论文和著作。如中国建筑科学技术 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写的 《浙
江民居》等。第二个阶段即 1980年代至今 ,伴随着城镇和住宅建设高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