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昆虫学General Entomology (昆虫分类) 实验四 双翅目、蜱螨目分科 实验四 双翅目、蜱螨目分科 一、目的要求: 了解双翅目、蜱螨目(蛛形纲)主要科特征。 二、材料: 双翅目、蜱螨自主要科成虫标本。 三、用具: 体视显微镜、解剖针、镊子、放大镜等。 四、观察 双 翅 目 的 形 态 特 征 成虫:体微小型至中型,极少大型。体短宽、纤细,或圆筒形。口器刺吸或舐吸式,仅有一对发达的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幼虫:为无足型,其中又分为全头式、半头式和无头式。蛹为裸蛹或围蛹。 头 部 特 征 下口式,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复眼发达,单眼3个。在环裂亚目的一些蝇类中,触角基部上方有一个倒“U”字形缝,叫额囊缝。额囊缝的顶部与触角基部之间有一个新月形骨片,称为新月片。 触角类型: 芒角亚目: 具芒状,有触角芒,此芒或光裸或羽毛状; 短角亚目:三节,第三节的末端常有端刺; 长角亚目:6-18节,部分达40多节,末端无触角芒或端刺。 双翅目昆虫的触角类型 胸 部 特 征 前后胸退化,中胸发达,背面几乎全部为中胸背板占有。仅有一对膜质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某些蝇类前翅后缘基部有一分离的翅叶,称为翅瓣;翅与胸节相连处有1-2个片状构造称为腋瓣。 翅瓣和腋瓣是双翅目昆虫所特有的特征。 蝇的腋瓣 腹部特征 腹部体节常有退化或合并现象,雌虫腹部第6-8节缩入体内,能伸缩,形成产卵管。 (一)亚目特征 A .长角亚目 Nematocera 触角比头长,一般在六节以上。如大蚊 B .短角亚目(虻类) Brachycera 触角短,触角末端分为若干小亚节或具端刺,口器刺吸式, 幼虫为半头型。 蛹多为背蛹,羽化时背面直裂。如食虫虻 C .芒角亚目 Aristocera 触角3节(或仅1节),末节背面有一条触角芒(具芒触角),口器舐吸式;幼虫无头型,口器有1-2个口钩(刮吸式),蛹为围蛹,羽化时环形裂开。 (1)无缝组:无额囊及额囊缝。 如食蚜蝇科 (2)有缝组:具额囊及额囊缝。 如蝇科 亚目特征比较 (二)主要科的特征 长角亚目 Nematocera 1 .大蚊科 Tipulidae 中胸背板有一“V”形横沟,平行棒显著,足细长。 稻大蚊。 体瘦小,足细长,触角串珠状。10-36节,每节环生有刚毛;翅脉仅有2-3条纵脉。 稻瘿蚊。 3 .蚊科Culicidae 复眼大,无单眼,翅脉和翅的边缘有鳞毛。蚊子。 大蚊科与蚊科比较 短角亚目(虻类) Brachycera 4 .虻科Tabanidae 头大,半球形,触角无芒,第3节又分4-8个亚节,下颚呈片状,翅上具斑纹。 牛虻。 5 .食虫虻科Asilidae 头宽短,体较细长多毛,头顶在复眼间凹陷,喙坚硬,爪间突刺状。食虫虻 虻科和食虫虻科区别 芒角亚目 Aristocera 6 .食蚜蝇科 Syrphidae 形似蜜蜂,体上常有黑白相间的斑纹,翅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横脉。翅上有一条伪脉,位于M 与R之间。食蚜蝇。 7 .蝇科 Muscidae 触角芒羽毛状,翅脉 M1+2成钝角向上弯曲靠近R4+5。家蝇。 8 .寄生蝇科 Tachinidae 下侧片有刚毛列,体上刚毛长而多,触角芒光滑或具毫毛,翅脉M1+2常向前弯曲,与蝇科相似。 胸部 后小盾片发达,中胸翅侧片且下侧片具鬃。各种寄生蝇。 9 .麻蝇科 Sarcophagidae 前胸侧板光滑,腹背常有黑白相间的斑纹;触角芒基部羽状或全部光裸。 麻蝇。 10 .丽蝇科 Calliphoridae 体呈青绿色,前胸侧板有毛,触角芒羽毛状。丽蝇。 寄蝇科、麻蝇科、丽蝇科比较 15 .花蝇科 Anthomyiidae 本科与蝇科极似,主要区别:蝇科的前翅中脉M1+2(即由前缘数起第5条纵脉)末端向上弯曲靠近第4条纵脉(R4+5)。 花蝇科则M1+2与R4+5平行或远离。 种蝇。 蝇科花蝇科比较 (无腋瓣类,触角第二节纵缝不合,下腋瓣退化或比中腋瓣小) 11 .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美术_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多彩的学习生活(活动二_优美的校园_学习和的研究课件).ppt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单元练习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doc
-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分析及其教法建议.doc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单元测试题两套含答案.doc
- 人口城市化水平_预测模型.ppt
- 瑞昌二中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快班阶段性检测(一).doc
- 山东省日照市2014届高三化学12月校际联考新人教版.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doc
- 肾脏病的营养和保健措施.ppt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方案(20页PPT).pptx VIP
- 防跑道侵入考试卷附答案.doc
- 3-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docx VIP
- SL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pdf VIP
-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范文.docx VIP
- 新时代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董.pptx VIP
- 新解读《GB_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