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日记——塑造孩子的人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长日记——塑造孩子的人格.doc

家长日记——塑造孩子的人格 我本教师,两袖清风,常与人戏语:吃的在肚里,穿的在身上。然内心实觉:家有“千金”,虽清不贫也。吾女年十六,方就读宜昌市夷陵中学。其身处人才济济之夷陵,虽不能学压群芳,但能好学乐群,尊师尚文,身心俱健,快乐成长矣。暂不敢妄言已成才,然观其发展态势,当具成材之态势矣。    欣闻学校征集“教子有方” 之心得,愿抒拙见以结交教子之方家,始觉幸甚。    其一,关注人格。“以人为本”,是教育界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但落到实处者寥寥。是不解“人”之内涵,还是不明怎样“务本”?兼而有之吧!人,先得讲人格,其次讲人才。不上格,才又何用?古有秦桧,今有汪精卫,谁敢否其才,但谁又羡其才?秦桧之书法,汪精卫之文采,我见过,老实说,真不错。但因失了品”,丧了“格”而为人所唾弃,使才不显矣。    观当今中国教育之现状,高考仍论分选才,素质教育若即若离,报怨之声不绝于耳,然漠视分数,也奢谈“素质教育”。为家长者,无不希望素质与分数两者兼而有之,难在如何导之,方显家长之智慧。愚以为,即便不成才,亦不能不成人。人格是人之根本,教育德为先。《公民道德建设之纲要》是教育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家长教育子女,言传身教,使其耳濡目染,以至规格中矩,树人之本。    其二,着眼未来。    古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短视无以利世,况育子乎?    谁是未来?孩子就是未来!独生子女是中国孩子之现状。国家倡导“优生优育”,却并非所有父母皆谙此道。家长们往往被眼前的应试所累,目光锁定在高考,不能透视之更远,他们忙于试题,培训班,逼着孩子去书山题海跋涉。去各种培优班、提高班炼狱,取消了一切与孩子共享天伦之时光,沟通教育之活动。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让孩子学得头昏脑胀眼发花,痴痴呆呆又犯傻,高分低能实堪忧,放眼长远乃吾求。    我是教师,又是家长,双重身份,对此感触颇深。不少家长直接跟老师提要求:我的孩子不能当干部,怕耽误学习;活动不要参加,怕耽误学习;国家大事不要关心,怕分散注意力;课外书要少读,宁肯做数理化试题……能力岂是空中楼阁,待用时再培养就迟了。    《触龙说赵太后》之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当今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若无真才实学,只会考试,做题,全无实际操作之能力,必被时代浪潮卷入深渊,为社会所淘汰。这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哪有书呆子的市场!静以思之,着眼未来,培养真正的睿智人才方是智举。    其三,把握现在。    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之时机当在幼年,这真是一张洁白的纸,适宜在上面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若等长大了,上面已沾了污点再去边擦边绘,必是难度大,且效果不佳。好多家长总觉孩子尚小,不舍得约束、批评、管教,期待长大自成人。殊不知,“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可环境一旦不佳,扶也难直了。孩子的成长之途,是有许多教育契机的,比如孩子犯错或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就是很好的教育时机。    其四,以身示范。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的偶像,其言行举止,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深深影响着孩子。因此,正子先正己是上策。比如,我们希望孩子守信,就自己不要欺骗孩子,若希望孩子清新脱俗,具有书卷气,自己就不要身染铜臭,要树立终身学习之观。试想若自己每日酣战牌桌,却吆喝孩子沉静书海,怎么可能!我家里案头枕边,到处是书。自己也常常看书学习。练字习文,孩子也自然受到熏陶。还有为人处世,宽容为怀,衣着打扮,朴素大方,这些优点,都被孩子继承了。    浅见陋识,意随笔至。惟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抛此砖石,以期引出方家之玉矣。今年3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儿子一反往常回家疲倦的样子,很兴奋地对我说:“妈妈,帮我办张银行卡!我们班的×××同学和×××同学都有银行卡,上面有好几千块钱呢。”我听到之后,几种猜测和担忧涌上心头,但还是装着若无其事地问道:“你办卡干什么呢?”“一是方便同学们偶尔找我借钱,二是我想有一张属于自己的银行卡,存钱和取钱方便一些。”“你认为你的卡上放多少钱合适?”“和他们的数额差不多。”“如果是为了和人家攀比,就没必要办卡;如果从实际需要考虑,这件事可以商量,但是金额不能大。”接下来,他为了卡上放多少钱的事跟我磨叽开了。一场小型“谈判”就此开始:我提的条件是不乱花钱,金额我说了算;他则提出只要办卡,金额适中,他不但会节约,不乱花,而且一定会妥善保管。反反复复,没有结果,他也没有坚持。接下来的几天几乎天天在问我:卡办好了没有?    又是一个周末到了,等他一进家门我就把银行卡递给了他,同时告诉他储蓄金只有他期望值的三分之一,我观察着他的表情:没有因为金额大大缩水而不高兴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