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胡林翼经世致用的向学路径与践行境界
论胡林翼经世致用的向学路径与践行境界
董丛林
胡林翼作为晚清名宦,自非以学问家著称,或言其“学问则掩于勋烈”①,诚然不谬。他所
留下的最为醒目的东西,确是他的军政事功。然而,也不应忽视,其军政事功连同其所谓“进
德”的根基,与他经世致用的向学路径分不开。
向学路径的环境影响因素
胡林翼经世致用向学路径的择取,与环境影响自有一定关系。
从社会的学术背景条件看,在胡林翼读书修业的道光年间,正值经世实学抬头的时候。我们
知道,明末清初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气,并没有得以顺利地
发展下去。以训诂考订为指归的“汉学”在乾嘉时期臻手极致,固然应该看到它在古籍整理、
文献考索方面确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脱离现实、繁复琐碎的末流之弊也显而易见。特别是在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积弊愈加沉重的情势下,冲破沉溺于故纸堆中或惟为稻梁之谋而隔膜于世事
国政的学术风习,转而重视经世致用,也就成为一种有生气和活力的学术气象。一方面是将
“宋学”进行改造,使之脱离流于空疏的性理之学的窠臼,带上以义理改造人心世道的明显经世
倾向,与“汉学”相抗衡,另一方面是复兴长于发挥“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而与重训
诂考订的“古文经学”相竞争,像龚自珍和魏源(魏为湖南人),便成为道成时期今文经学的健
将。在他们手中笔下,通过今文经学“微言大义”的阐发来为“经世”、“救时”张本,已经成
为彰明较著的事情。总之,在胡林翼成长的年代里,社会上已经弥漫着一种经世致用的学术氛
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在胡林翼籍贯所在的湖南省份尤显特出,湘籍人士多有经世派名流。
胡林翼的长辈、业师、友朋中,即多有具经世思想倾向,甚至是比较典型的人物,他们对胡林翼
向学路径的择取不能不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胡林翼的家学情况很值得注意。胡林翼家是从乃父胡达源一辈才真正成为由学而仕的名门显
第。不过,在这以前几辈即是耕读相兼的人家,颇有些书香之气,已非白丁门户。有记载说,胡
林翼的高祖胡民典(字映塘),“事亲孝,色养无违,著《孝经疏义》《书法指南》行世”;曾祖
胡多吉(字襟江)为“儒隐”;祖父胡显韶(字律臣),为“庠生”,“著有《紫筠园诗文》若
干卷付梓”②j可见,起码从其高祖辈往下,辈辈都是读书之人,且或有著述,是达到相当文化
水平的。到胡林翼父辈上,兄弟几人中除了胡达源靠读书而致功名显达之外,行二的达澍为
“嘉庆丁卯举人,历官华容、绥宁县学教谕,迁辰州府学教授”;行三达灏为“长沙府学附生”;
行四达浯为“道光乙末副贡”。或谓其“兄弟胚胎家学,能文章,时有‘四甫竞爽’之誉”(他
们兄弟四人初字分别为清甫、时甫、京甫、季甫)固。虽说胡氏数辈中尚未有堪称学术大家者,
其家学的学术流派特点上难以特别彰显,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某些迹象看出,其大旨上是讲求
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暨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义理、注重“致用”的。从胡民典的治《孝经》而同时自身兢兢奉孝;为“儒隐”的胡多吉以
“端正”著称乡里;胡显韶辈“博涉经史”而也“孝友性成”,教育子弟“以身体力行为主”Ⅻ,
可见都是躬行义理致用。胡达源晚年则编纂有《弟子箴言》一书,其内容“自洒扫应对,以暨
天地经纶,百家学术,靡不毕具。甄录古人嘉言,衷以己意,辞浅而指深,要使学者自幼而端所
习,随其材之大小,董劝渐摩,徐底于成而已”固;其宗旨则是“教人以敦本务实为上”⑨。
这种家学环境对胡林翼的熏染是不能忽视的。胡林翼幼时在祖父膝下的时候为多,据说,胡
林翼2岁时,祖父尝右执书而左抱之,他“视书目不转睛,隐隐有识之无状”;及至5岁时,祖
父“示以堂楹联语,‘室壁图画,辄能记诵不忘”④。胡林翼8岁上跟随参与修纂县志的祖父在益
阳馆舍学习(即此间偶为陶澍所见被择为“快婿”)。第二年,他随母亲赴京,由叔父达浯护送。
叔父留京读书准备参加顺天乡试,胡林翼也就由他教读。道光二年(1822年)胡达浯参加顺天
乡试名落孙山,只身南返,胡林翼继续留京读书。此后若干年间,胡林翼在父亲身边,“庭训之
余,亲师取友”,“志趣蒸蒸日上”⑧。在中举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还曾直接从父亲业读。至于胡
达源的为学,“由宋五子,上推孔、孟之旨,而尤严于公私义利之际,始于切近,以致远大”。
他在施教方面,“尝谓‘为学自蒙养始’。故其教人必以朱子小学、《近思录》诸书为先”,对其
子也是如此,胡林翼自己即有“及林翼受书,则一以是为教”的忆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