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結晶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製作美麗的結晶
結晶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製作美麗的結晶 指導老師:張宏彬 學生:黃雋,張惠婷,楊孟傑 壹.摘要 藉由硫酸銅晶體形成的實驗操作,了解水溶液溶解度與飽和溶液的關係,體驗過飽和溶液結晶的奧妙過程,並探討影響結晶的因素,嘗試找出製作晶體的最佳條件。 貳.研究動機 綜合課時,老師帶著全班同學到圖書館…翻著翻著書,無意間我們從書中看見了各式各樣的晶體,而這些晶體,無論是顏色或形狀,都相當美麗。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一下課我們就跑到廚房要了點食鹽,根據上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所提到『水溶液中的容質在過飽和的狀態下會有結晶的析出』,準備溶解出一杯飽和溶液,想親手作出像水晶般的食鹽結晶,可是經過一下午的等待,水杯裡卻始終沒有晶體出現,大家都覺得奇怪,所以就想利用這次機會做些簡單的實驗,探討如何才會產生晶體,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產生的晶體會較大、較美,甚至做出奇特的寶石結晶。 參.研究目的 一.認識水溶液的溶解度與結晶 二.學習實驗的設計與操作。 三.探討環境溫差對結晶的影響。 四.探討不同附著物質對結晶速度、大小的影響。 五.探討溶液密封與否對結晶速度、大小的影響。 六.探討晶種對結晶速度、大小的影響。 七.探討兩種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結晶情形。 肆.實驗設備與器材 用具:燒杯、玻璃棒、漏斗、濾紙、牙籤、冰箱、保鮮膜、美工刀、棉線、毛線、釣魚線、酒精燈 實驗藥品:食鹽、冰糖、蔗糖、味精、硫酸銅、明礬。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溶解度 一.溶解度 定溫定壓時,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稱為該溶質在該溫度、壓力下的溶解度。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溶液(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 在一定量的水中與一定的溫度下,所能溶解的溶質量是有限的,溶質在水中無法繼續溶解時,多餘的溶質便沉在杯底,即使經過攪拌也無法令更多的溶質溶解。此時杯中水溶液所能溶解的溶質已達最大量,我們就稱之為「飽和溶液」。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溶液(未飽和溶液) 未飽和溶液 — 溶劑中所能溶解的溶質未達最大量,此時的溶液稱之為「未飽和溶液」,如果再繼續加入少許溶質時,固體溶質會繼續溶解。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溶液(過飽和溶液) 過飽和溶液 — 利用較高溫度配置溶液達到飽和後,再降低溫度,水溶液在高溫中溶解度較高,一旦降溫後溶解度也降低,但溶質的量不減,因此,水溶液的濃度大於最大溶解度,此時的溶液稱為「過飽和溶液」。過飽和溶液是一種不穩定狀態,過量的溶質會伺機結晶析出而成為飽和溶液。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結晶 利用物質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對溫度變化的差異,將水溶液加熱後配置成飽和水溶液,再將溫熱的飽和水溶液與過剩的溶質藉由過濾分離後,當水溶液溫度降低時即成為過飽和水溶液,過剩的溶質會結晶析出形成晶體。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實驗步驟(一) (一)製作各種不同的結晶 1.?用燒杯裝取5杯熱水,分別配置食鹽、冰糖、味精、明礬、以及硫酸銅的飽和水溶液。 ??? 2.取出上層較清澈水溶液倒入小燒杯中,靜置一段時間等結晶成形後,挑選晶體形狀較規則的結晶做為晶種。 ????3.將剩餘的飽和水溶液加熱,溶解更多的溶質,配置溫熱的飽和水溶液。 4.將晶種用綿線綁好吊入所配置的過飽和水溶液中,靜置等待結晶。 實驗結果(一)—明礬 明礬結晶—八面體結晶,呈白色透明 實驗結果(一)—食鹽 食鹽結晶—六面立方晶體,白色透明,中間有對角十字特徵 實驗結果(一)—硫酸銅 硫酸銅結晶—寶藍色菱形晶體特徵明顯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實驗步驟(二) (二)容器加蓋與否對結晶的影響 1.?用燒杯裝取熱水200mL,配置硫酸銅飽和水溶液。 2.將飽和溶液過濾後,分別倒入A、B、C三個小燒杯中。 3.將A燒杯口封上保鮮膜。 4.將B燒杯口封上保鮮膜,並戳破數個小孔。 5.C燒杯則不做任何處理。 6.將三杯飽和水溶液靜置於通風處,觀察它們的結晶情形。 實驗結果(二)—加蓋硫酸銅 燒杯完全密封—具有菱形晶體特徵,沉晶顆粒較細小 實驗結果(二)—蓋保鮮膜戳孔 蓋保鮮膜戳孔—線上晶體較大,且沉晶顆粒亦較大 實驗結果(二)—燒杯完全開口 燒杯完全開口—結晶速度較快,且線上晶體形狀完整 伍.研究原理與過程—實驗步驟(三) (三)不同的溫差環境對結晶的影響 1.用燒杯裝取熱水200mL,配置硫酸銅飽和水溶液。 2.將飽和溶液過濾後,分別倒入A、B、C三個小燒杯中,各吊入一條綿線,杯口封上保鮮膜並戳破數個小孔。 3.將A燒杯置於冰箱下層冷藏室中。 4.將B燒杯置於室溫下環境。 5.將C燒杯置於預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