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孔子的教育思想下.ppt
中国教育史 ——孔子 (二)关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脩同修,干肉,腊肉。 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术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孔子的时代是不可能的 “普及教育” 的程度的! (三)关于教育目标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从“为政在人”的政治主张出发,致力于通过教育来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和君子。 德:一方面,“士”必须做到立志为道,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才:另一方面,士人必须有才能,能处理实际政务,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士”必须是“德才兼备”,行“内圣外王”之道。 (四)关于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了一些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 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 “以德统智” 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 《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即流传至今的《诗经》,分“风、雅、颂” 三部分。 孔子对《诗》的教育作用评价很高,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书》即《尚书》 ,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上自尧舜,下至春秋初期。相传孔子共搜访到三千多篇,他去其虚妄,删其重复,将余下的百篇编篡成书。孔子编辑和传授《书》的目的就在于宣扬文武之政,使后人得到精辟的历史借鉴。 《礼》为孔子选取“士”必须学习的各种礼制,共十七篇,就是流传至今的“三礼” 之一的《仪礼》。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认为“立于礼”必须从自我修养上下功夫,能从心理上克制自己不符合礼的不正当欲望,即“克已复礼”,在言行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样才能不越礼。 相传孔子曾编过《乐经》 。,但后人从未见过。孔子爱好音乐,也很重视音乐之教。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把礼教和乐教视为政治的重要手段,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他指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强调礼乐是政治和刑罚的基础。 《易》本是一部占卜的书,由阴阳组成八卦,两两相叠,又构成64卦 和384爻 ,孔子十分喜欢《易》,读到“韦编三绝” 的地步。他对《易》 经作了传,摈弃了其卜筮内容和神秘色彩,而将其作为哲学和政治伦理思想来传授,使《易》成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春秋》是迄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编年史,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春秋》记载简略,而寓意深刻,所谓“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的目的是“正名分”,“寓褒贬”,“明善恶”,所以学习《春秋》主要是以史为鉴,培养政治道德观点。 后人屡有为《春秋》作传的,成为经典教材的有“三传”,其中《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阐发《春秋》的义理,而《左传》则以叙述史实为主。 孔子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 1.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 2.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3.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贫乏。 三、孔子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论语·述而》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孔门四科。 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例如冉有与子路都分别问过“闻斯行诸?”即听到一个道理是不是要马上去实行呢?孔子的回答不同,由于冉有个性过于“退”,即办事不果断,他就设法以“进之”,让他马上实行,而子路个性过于“兼人”,即争强好胜,他就设法以“退之”。让他先请示父兄再说 。所以孔子的弟子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 (三)学思并重 “学而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版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docx VIP
- 基于反作用飞轮和磁力矩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分析-analysis of satellite attitud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reaction flywheel and magnetic torque device.docx VIP
- 地贫筛查中的血红蛋白电泳.pptx VIP
- 光电开关HPX-AG系列使用说明书.PDF VIP
- 精神科患者风险的管理.pptx VIP
- 保护女职工权益知识竞赛题库50题(答案).docx VIP
- 盖板涵施工监理细则.pdf VIP
- 迅达3300调试汇总.doc VIP
- (高清版)B-T 19843-2022 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性能试验.pdf VIP
- 冰美人淘宝直播数据复盘.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