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铅和汞在典型环介质中的生物可利用性
摘要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中三个待解决的
问题(复合污染、受试生物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具体丽言:在铅汞复合
污染条件下进行了典型环境介质中生物可利用性的变化研究;对陆生植物绿豆
的系统研究,证实了绿豆可作为基于毒性效应与生物积累相结合的生物可利用
性研究中的受试生物;在水生生物斑马鱼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中,尝试并探讨
了能定量表征生物可利用性的变化的相对生物可利用性变化.移动平均线
(Rb.SMA)方法。重要研究结果有:
1.采用4mlHN03.1
+2.0%氢氧化钾(KOH)为还原剂,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予荧光法
满足对样品中铅和汞含量的同步测定。
2.实地调查的沈阳市区水.土.生物介质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铅汞复合污
染。铅汞复合污染比值(铅/汞):底泥大约是2000;土壤大约是1200;
水体是450左右;地表植物在250左右;浮游生物在20左右。土壤中
铅的生物有效态含量(能被生物所利用的部分)一般低于其总量的10%,
少数底泥中铅的生物有效态含量稍高(最高16.79%);土壤汞的生物有
效态含量一般低于其总量的5%。
离体绿豆根尖边缘细胞存活率2h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42.52
(295.4-41
7.4)gg/L和0.322(0.2790.388)¨g/L。汞比铅对绿豆的
发芽、根的伸长和根边缘细胞的毒性更大。铅和汞的联合作用类型主要
为相加或协同作用。绿豆离体根边缘细胞是很好的植物毒性试验的受试
体。毒性实验以选取20 h内的染毒时间
mm绿豆根长时的边缘细胞,2
为宜。在指示植物的生态毒性的指标的敏感性上依次为根边缘细胞存活
率抑制根伸长抑制发芽率抑制。
摘要
4. 各生长指标的变化均表明绿豆幼苗的生长受到了铅汞胁迫的影响,铅和
汞的联合作用类型主要为相加或协同作用。水培条件下,铅和汞的胁迫
导致了生物量(全株、叶片鲜重)的降低,茎(株高)和根(最大根长)
的发育受到抑制;根系TAAR(总吸收面积)、AAAR(活跃吸收面积)
和A厂r的比例都随着铅汞的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培条件下,地上部鲜
重出现低促高抑的现象,株高则持续受到抑制;高浓度的铅和汞胁迫导
致了地上部鲜重的显著降低,并影响茎(株高)的发育。另外,选取的
各生长指标在对植株伤害的指示灵敏性上依次为叶片鲜重全株鲜重
最大根长株高。
5.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均表明绿豆幼苗的生理生化过程受到了铅汞胁
迫的影响,铅和汞的联合作用类型主要为相加或协同作用。随着铅和汞
浓度的增加,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的含量和叶绿素a/b
值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叶片MDA含量整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叶
降的趋势。铅汞的胁迫影响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光合作用,可溶性蛋
白和叶绿素的合成持续被抑制;同时,幼苗体内活性氧积累并诱发了膜
脂质过氧化作用,参与生理生化过程的酶的活力也随即发生改变;进而
抑制了细胞的分裂,阻碍了幼苗的生长发育。铅汞胁迫下导致的生理生
化指标的变化与诸如减少产量、根系毒害等生长指标所指示的生长过程
中受到的影响相对应。
6. 绿豆体内铅和汞含量随重金属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同时生长及生理生化
活动受到影响,植物受到毒害。以Pb(N03)2和HgCl2单一条件下对水培
绿豆种子根伸长抑制率的IClo为绿豆幼苗生长的安全浓度阈值,铅为
芽体对铅、汞的吸收与富集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当超过阈值后,
芽体显著提高了对铅和汞的吸收富集能力。
7.铅与汞主要分布在幼苗根中,根对铅和汞的富集系数都是最高的。水培
条件下,铅在幼苗体内分布趋势是根叶茎,汞的趋势不明显;土培条
件下,铅和汞的分布都满足根叶茎。水培绿豆全株对铅和汞的富集系
数分别在0.83~1.13%和1.72—2.59%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96%和2.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