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林麗華.pdfVIP

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林麗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林麗華

《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064 期—人物特寫 台南市立後甲國中退休理化教師林麗華 文/林麗華 2013.03.29 接到台師大物理系傅祖 怡教授的邀約,即將在台灣女 科技人電子報 介紹刊出,我何 德何能 ?誠惶誠恐,不知如何 下筆。剛好看到第 20期報導的 連鯤菁女士,她提到 :「民國 50年代,台南女中高三,甲組 (理工科)只有 29位學生,勉強 湊成1班」,她和我就是其中 的 兩位。回想塵封往事,當年 其他各班都有五十幾位同學,大隊接力賽選 40位參賽即可,我們不但老弱婦孺全 下場,抽中「上上籤」的,還要跑兩次。拔河比賽,對手班級挑29位菁英出賽, 我們僅管想了很多 「合力、分力…」,裁判剛吹哨子,我們就兵敗如山倒了。 舅舅開設鐵工廠,有許多機械設備 。小時候,我常站在舅舅允許的 安全位 置 ,觀察機器的運作、觀察鐵片如何成為鐵管等等。我提早入學,又屬於 「晚熟 種的矮冬瓜 」,有一天,小學自然科冬俊賢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完整的 蒸汽機構造 示意圖,講解後,請好多位同學上台,大家都理不出頭緒,突然, 老師低頭看到 最前排的矮個子… ,我把蒸汽機示意圖的運作講完,還依稀記得老師欣慰鼓勵的 笑容和讚美,而今,不知老師是否健在? 父親是信用合作社職員,但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小時候,父親會玩虹 吸管等「自然奇觀」給我們看。 也許是上述這些因緣,學生時期我的「寶貝」就是一把螺絲起子,只要有 人丟棄的物品是我感到好奇的,我就東拆西拆,探索一番,丟棄前還可以來個「器 官捐贈」,所以我擁有一些「珍貴」的小零件,心裡好快樂,活得真「富有」。 記得初一 國一( 時,家裏大通舖、小客廳交界處的天花板高高掛著一盞昏) 黃的燈,心裡希冀著 :客廳角落的書桌上能有一盞檯燈增加照明,然而,民國 四 十、五十年代,台灣一般的家庭大多是儉樸、拮据的,一直不忍向家計沉重的父 母提出要求 ,於是靈機一動,「何不自己動手做一個?」想到棄置於床舖底下, 小時候學走路的木製扶車,我把輪子拆下來當檯燈底座,同時在床舖底下的舊物 堆裏先後找到一段電線和一個燈座,接著 到電器行買插頭和燈泡,並向老闆要了 1 《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064 期—人物特寫 一小段裁下來的廢料塑膠管,下端插在輪子軸心的洞裡,上端安置燈座,憑著小 學老師曾教過的一點點電路基本概念,小心翼翼地邊想邊安裝,「大功告成」後, 懷著十分期待的心情準備插電,豈知被母親攔了下來:「你這樣不怕被電到?」 我只好將安裝好的檯燈又拿到電器行請老闆幫忙檢查,是否一切無誤?令人開心 的是,老闆說:「組合完全正確,可以安心回去使用。」就這樣回到家裏,在媽 媽疑慮的眼光中,就在這插電的瞬間──小檯燈亮了!那一刻,至今難忘。註:( 如果有小讀者看到這一段,我想叮嚀的是:做實驗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有老師或 專家指導,例如我國一時,做完檯燈,要請專家檢查後才能插電,畢竟 110V.電 源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實驗就犧牲寶貴的健康,甚 至生命,我們還有更「偉大」的實驗要做,不是嗎?) 我這獨一無二 ,沒有燈罩的陽春檯燈,一邊照亮我,另一邊照亮媽媽的針 車,我做功課時,媽媽踩針車籌理一家七口的衣服,熟悉的針車聲,有多少溫馨、 多少孺慕。初三國三( 時,威力驚人損失慘重的) 白河 大地震,我的小檯燈居然沒 有倒,它伴我初中國中( ) 、高中六年黃金時光。雖然告訴自己:「一切都是時間 的函數,不要太戀物」,但上述木製扶車的輪子,迄今仍在我的櫃子裏。 也許是上述種種 「享受獲得新知的喜悅」、「享受動手動腦的成就感」,我就 是喜歡東搞西搞,當老師後,又因為有科展、發明展 ,搞出來的東西剛好可參加 這些展覽,有機會互相觀摩學習,感謝上天豐厚的賜予。 早期的科展、發明展都有教師組,我都是從教師組開始參加,後來教師組 被取消,只能參加學生組,於是開始嘗試指導學生,漸漸指導出經驗與樂趣。學 生探索過程,在挫折中摸索,可能經過數週或數月,突然,學生驚叫「成功了 ! 成功了 !」這是何等快樂的事,不被感染也難。我們在簡陋的實驗室裏,居然能 享受到尖端實驗室大師級科學家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