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破题商业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交网破题商业化   11月底,腾讯宣布微信用户总数突破6亿,有关其商业化价值的讨论陡然升温。   此前不久,微信在首次举行的“微信·公众”合作伙伴沟通会上表示:其已拥有2.719亿的月活跃账户、超过200万个公众账号。更为重要的是,微信已面向公众账号开放包括语音识别接口、客服接口、获取用户地理位置接口、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接口等九大高级接口。   “微信每开放一个能力,就很有可能改变、甚至颠覆一个行业。”一位天猫商城商户告诉《财经》记者,他正打算在微信上注册一个公众账号,并专门聘请了一位计算机开发人员。在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中,他的天猫商店总销售量超过80万元/天。   虽然近期淘宝、天猫以安全为由彻底断开了与微信的所有链接,但是此举并不能阻碍商家对微信的追捧。11月28日,以饥饿营销擅长的小米不惜专门开放微信专场,售卖15万台小米3手机。其他商家亦开展添加微信号、用微信支付的优惠活动。   微信公众号如同一个APP,在该APP里商户可形成一个完整的购物及服务闭环:定位、查看商品或服务信息、下单、支付、售后等。它实质已超越即时通讯及社交的初衷,这亦是微信商业化的落地,且未影响微信用户规模及活跃度。   但并非所有社交网络产品都如此幸运。 社交泥淖   新浪三季度财报显示,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数比二季度增长了11.2%,达到6020万,较去年同期的4230万,增长了42%。但这一数据备受质疑。   今年初,伦敦市场研究机构Globalweb Index发布的数据报告就显示,新浪微博2012年的活跃用户数减少了近40%。今年,新浪内部KPI增加了关于活跃度的考核,即编辑需要为拉来的认证微博活跃度负责。 社交网络的第一使命是沟通,社交平台应先有社交本身,再谈超越及商业化。   与此相反,新浪今年三季度营收达1.846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254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微博业务单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25%,达到5340万美元。微博业务已接近盈亏平衡线,有望在今年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今年4月29日,新浪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联盟,后者给予前者的商业化意义正在逐渐体现。   这一业绩亦未获得认同,多数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以牺牲用户体验为代价的商业化透支行为。“虽然微博也算社交媒体,但现在更像广播型的媒体。”多数人士对新浪微博的前景表示出了担忧。   与新浪相比,拥有八年历史的人人网处境更为艰难。人人公司二季度运营亏损为347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220万美元。当季累积过去八个月,共亏损1.8亿美元。11月底人人发布新版手机应用,增加了实时聊天和群组等时下流行的移动社交元素,试图从社交网络服务(SNS)向社交通讯服务(SMS)转型。但业界多数人士仍认为,其没有太多能够打动用户的创新元素。   PC时代滋养中国社交网站的丰沃水草,进入移动时代却变成了一片泥淖。曾让大家为偷菜而乐此不疲的开心网,日前已向游戏开发商转型;天涯社区再无“小月月”那样的神贴,转而开发旅游产品、游戏等。   但社交红利依然存在。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大约16.1亿人使用Facebook、Google+、Twitter等社交网络。这个数字较去年增长了14.2%,eMarketer公司还预计,到2017年,全球将会有23.3亿人使用社交网络。   前赴后继者依然如故,只不过这次新进入者来自移动端。如易信、来往。但似乎亦陷入社交泥淖之中,不能自拔。   易信在今年8月由中国电信和网易共同推出,8月19日上线首日用户数即突破百万,三天后,用户数就达到500万,但此后易信团队再无发布任何用户数据。据接近中国电信易信团队的匿名人士透露,经过短暂的喧嚣,易信的用户发展速度与此前定下的半年5000万活跃用户目标差距甚大。   小米公司一位高管向《财经》记者表示,易信能否成功,在于能否做到亿级用户,“一旦做到,商业化对于网易而言不是难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难。” 寻找初心   网易CEO丁磊做过多次反思,并在最近的一封关于易信产品架构的内部邮件中称,在易信此前的版本中,聊天的功能已经被“做得很好”,但熟人社交“顶多算聊天”,认识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是每个人的社交本能。   “社交网络的本质是社交,不管将来会发展成什么平台,营销平台也好,游戏平台也好,还是一个融合各行各业的全生态系统,但它的本质还是社交。”上述小米人士认为,丁磊希望用陌生人社交推动用户数的新一波增长,这并无问题,问题在于,拿什么来推动社交。“大家都知道拿社交做产品,但拿什么来推动社交却没有标准答案。”   2012年Facebook上市前夕,MySpace前首席运营官阿米特·卡普就MySpace的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