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11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曲折道路 中华书局版 中国历史 九年级下册 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二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欧洲8个、亚洲4个。 二战后东欧和亚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欧洲: 亚洲: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 波兰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人民 共和国 罗马尼亚 社会主义共和国 保加利亚 人民共和国 “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 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 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 。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人民生活水平滞后以及忽视民主法治建设等问题。 二、赫鲁晓夫的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 (二)原因: 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 领 域 主 要 内 容 经济 领域 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撤销机器拖拉机站;扩大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玉米种植等。 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管理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政治 领域 批判个人崇拜,提倡集体领导,纠正冤假错案;允许揭露斯大林时社会阴暗面文学作品公开发表(解冻文学)。 (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四)结果: (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赫鲁晓夫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主要原因: 对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政策出尔反尔,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评价: 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他对改革缺乏全面考虑,而且没有触及苏联模式的根本,改革最后回到了原状。 【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失败原因: 第一、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政策上出尔反尔,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 【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积极意义:1、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解开了苏联旧体制的矛盾和弊端的盖子,改变了旧体制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些方面。 消极意义:1、没有触及到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根本,改革的形式大于内容,苏联模式的弊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局限性。 三、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一)原因: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人民生活水平滞后以及忽视民主法治建设等问题。其中以匈牙利改革较为突出。 首都:布达佩斯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卡达尔 (二)匈牙利改革 1、导火线:匈牙利事件 2、内容 领 域 主 要 措 施 政治上 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上 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方针)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