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学界声讨北约暴行
1999年5月11日,中国法学会在北京组织部分法学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声讨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暴行。
来自中国法学会、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到会。与会者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人员重大伤亡,馆舍严重毁坏。这一暴行严重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理应承担政治上、道义上、经济上和法律上的责任。同时,法学专家、学者们提出,国家的尊严来自于实力,当务之急是把握稳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国家尽快强盛起来。
对我国主权的蓄意挑衅
5月7日午夜,北约悍然使用多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我国驻南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及20余人的伤亡。这一野蛮暴行激起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军事发言人对此野蛮行径却轻描淡写地解释为“误炸”。对此言行,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王叔文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说,北约的这一侵略行径具有极大的野蛮性和欺骗性。北大法律系教授储槐植也表示:“误炸”是拙劣的狡辩。他说,我国驻南使馆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区以外3公里左右,大楼修建在开阔地带,附近没有任何军事目标。北约在空袭中多次对已经遭到破坏的南联盟空军司令部如内务部大楼进行连续轰炸,而许多外交使团驻地恰恰就集中在这两个军事目标附近。为什么距离军事目标如此之近的一些外国大使馆没有遭到附带破坏和人员伤亡,距离这些军事目标相当遥远的中国使馆反而遭到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呢?而且巡航导弹从准备到发射需要至少三五天时间,用来进行预先侦察、监视和拍摄,不可能贸然对任何一个目标进行攻击,而且精确度非常高,误差极小。这只能说明,北约对我大使馆的轰炸是蓄意挑衅!
中国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钱海皓说:我国驻南使馆的位置明确标志在贝尔格莱德市的旅游地图上,任何一位来南旅游的游客都能轻易找到它的位置,更不必说具备世界顶尖军事科技的北约军事集团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拥有世界上最精良的军事装备,它所拥有的巡航导弹的精确度被誉为“外科手术”。5月8日凌晨轰炸我国驻南使馆的三枚导弹,一枚呈垂直型从使馆楼顶炸向地下室,一枚由东向西横穿使馆大楼,这两枚导弹是十字交叉型,第三枚则投向大使官邸。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三枚导弹是巡航导弹还是空对地导弹,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北约袭击中国使馆的导弹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这种导弹精确度极高,概率偏差是以米级计算的。而且,美国和北约一贯吹嘘其武器的高性能和精确度。以如此先进的武器攻击目标,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偏差呢?这些情况表明,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完全是事先预谋和精心策划的犯罪行为,是国际关系史、外交史和战争史上罕见的野蛮暴行。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和对中华民族尊严的公然挑衅。
霸权公然践踏法律
北约的暴行激起了在京国际法学家的极大愤怒。来自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国际法室的陶正华主任和林欣、王可菊、刘楠来研究员一致认为,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对国际法的肆意践踏。
王可菊研究员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先,北约的行径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依照国际法,派遣使节是国家主权的属性之一。而使馆馆舍不受侵犯被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视为“派遣国的象征”。由此可见,一国的驻外使馆是该国主权的一种体现,是该国国家尊严的一种象征。侵犯一国驻外使馆即意识着对该国主权的侵权。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3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轰击了我使馆馆舍,是对我国主权的粗暴侵犯和对我国的公然挑衅。
其次,北约践踏了关于外交关系的国际法规则。根据《联合国宪章》中各国主权平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促进国际间友好关系的宗旨及原则,1961年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重申了“应继续适用的国际习惯法的规则”。其中,“使馆馆舍不得侵犯”、“外交代表人身不得侵犯”、“外交代表的私人寓所不得侵犯”便是其中的重要规则。使馆馆舍不得侵犯等规则虽首先针对驻在国而言,但亦应受到其他已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所尊重。
国际法院在美国驻德黑兰外交和领事人员案(1979年)中表明:外交使节和使馆的不可侵犯性,是国家关系中最根本的前提,所以在整个历史中,各种信仰和文化的国家为此目的都遵守了相互的义务。此次北约对我驻南使馆的轰炸,严重破坏了关于上述外交关系的国际法规则,开创了外交关系史上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最后,北约公然违背了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原则和规则。为减低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残酷性,国际法领域中的人道主义法方面的规则在19世纪以来的条约中被大量规定下来,包括日内瓦公约体系和海牙公约体系。这方面的规则所体现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对战斗员与非战斗员、平民与武装部队加以区别,在武装行动中,不得将平民和民用物体作为攻击对象。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