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山峡谷区CSAMT观测系统研究.pdf
维普资讯
第 19卷 第 1期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o1.19 No.1
2004年 3月 (125~130) PR()GRESS IN GE0PHYSICS March 2004
高山峡谷区CSAMT观测系统研究
王 若 , 王妙月 , 卢元林。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029; 2.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100013)
摘 要 通常 CSAMT采用的观测方式为发射设备摆设在距测线约 6~8km的位置上,发射极与接收极平行放置.
但在高山峡谷 区,发射和接 收装置因地形影响而不能按最佳方式布设.本文以 1D正演 EM 波的技术为手段 ,研 究 了
适合高山峡谷 区的几种可能的CSAMT观测系统.比较了他们的优缺点.文章还对相应的反演方法提 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山峡谷 ,CSAMT,观测 系统
中图分类号 P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04)O1—012506
CSAM T observationsystem studyinhigh
mountain andsteep gorgearea
W ANG Ruo , W ANG M iao—yue , LU Yuan—lin
(1.InstituteofGeologyandGeo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ChinaGeo—equipmentcorporation,Beijing100013,China)
Abstract GenerallytheobservationmodeisusedinfieldCSAM T observation.Thevertica1distancefrom observation
linetosourcepartisabout6— 8km,thecurrentpolesA andB lineisparalleltothereceiverpolesline.Inthehigh
mountainandsteepgorgearea,becauseofsharpreliefofearthtopography,thesourceandreceiverunitscannotbe
arrangedastheabovementioned bestmode.In thispaperbymeansof1D forward EM modeling technique,the
CSAMT observationsystems,which aresuitableto themountain andsteepygorgearea,arestudied.Theadvance
andshorecomingsoftheseobservation systemsarecompared.Thesuggestionofcorrespondinginversionmethodare
proposed.
Keywords highmountainandsteepgorgearea,CSAMT,observationsystem
到所需的位置.此时考虑观测系统的收发距对 观测
0 引 言
的EM 的影响 ,以及接收和发射设备的角度效应成
CSAMT是一种有源 的电磁测深方法 ,从而可 为不可避免 ,此外增加线源的长度也是增加信号的
以大大压制干扰和提高对地下介质结构的分辨能 一 个途径 ,然而在峡谷区,受地形影响,线源 的长度
力[1],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矿产 [2]、水资源调查[4]、 有时也受限制 ,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OPTIMIZING LAYOUT OF URBAN STREET CANYON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COUPLING WITH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pdf
- 街道峡谷内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扩散规律.pdf
- 遥远的墨脱.pdf
- 独龙江流域TM图像的分区分类方法探讨.pdf
- 街道峡谷内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数值模拟.pdf
- 贵州北盘江镇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及效益分析.pdf
- 城市街谷几何结构对街谷内流场及污染物浓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pdf
- Application of Biomarkers to Quantitative Source Assessment of Oil Pools.pdf
- 神奇的南迦巴瓦和大峡谷.pdf
- 万里三江寻矿路.pdf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新插图)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课件——剖视图.pptx VIP
- TEAC V-970X_R-919X三磁头卡座维修手册.pdf
- 03S402 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docx VIP
- 体例格式6: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7学习任务分析表.docx VIP
-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第一课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024版).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建议书.pdf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详细版 .pdf VIP
- SL 228-20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pdf VIP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