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体质养生法 陕西中医学院 高新彦 一、体质是先天禀赋加后天养成 1、体质的现象 什么是体质?让我们先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比如从形态上来看,有的人高大威猛,有的人短小精悍,有的人五大三粗,有的人娇小玲珑,女性更是环肥燕瘦,体态各有不同。 从皮肤上来看,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天天离不开油腻的、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一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地脸上还长痤疮,令人烦恼。 从头发上来看,有的人的头发浓黑茂密;有的人的头发则稀疏黄软。 从性格心理方面来看,有的人心胸宽,有的人心眼小;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迟钝;有的人外向开朗,有的人内秀沉静。 从疾病方面来看,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癌症,或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在一个家族里面,可以有多个患者。这些病本身不遗传,但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先天禀赋有共性,体质遗传,使得他们对这些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易感性。 从治疗效果来看,同样药物治疗同样疾病时会得出迥异的效果:多数病人体现了很好的药物疗效;有些人就会过敏或不适;而个别病人只反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毫无疗效可言。所以医生会感叹“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这也是体质使然。 冬天来了,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火锅。有的人一吃火锅就浑身发热,面色红扑扑的,非常舒服;而有的人一吃火锅,第二天早上就会牙痛或者扁桃体发炎,或者脸上生很多痤疮,或者小便很黄,或者大便干结。 夏天很热,人们在外工作一天回到家里,通常都喜欢吃冰镇的西瓜或者喝冰镇的饮料,有的人吃喝以后会觉得非常舒服,有的人却马上会拉肚子,非常敏感。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应?因为这两种人是不同的体质。 还有的人喝凉水都增膘,而有的人“浸油缸都不肥”。 不同的体质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一样,热性体质的人通常怕热不怕冷,寒性体质的人通常怕冷不怕热,这些现象在《黄帝内经》中叫做“能冬不能夏”、“能夏不能冬”。 2、体质类型 ① 平和体质:机能协调,七情适度 ② 气虚体质:气力不足,容易外感 ③ 血虚体质:血液亏虚,面色不华 ④ 阴虚体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 ⑤ 阳虚体质:火力不足,畏寒怕冷 ⑥ 痰湿体质:怠惰沉重,容易发胖 ⑦ 湿热体质:又湿又热,排泄不畅 ⑧ 气郁体质:气机不顺,情绪郁闷 ⑨ 瘀血体质:面色晦暗,易生肿瘤 二、体质的形成因素 1、先天禀赋决定体质基调 2、体质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3、男女体质不同 4、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样影响体质 5、疾病和药物影响体质 6、饮食不当影响体质 营养过剩:促生气虚或痰湿体质 营养不足: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 饮食过咸:促生阳虚间夹痰湿、瘀血体质 长期吃辣: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 常食寒凉: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 常吃夜宵:促生痰湿体质 不吃早餐:促生气虚或血虚体质 7、生活起居影响体质 体力过劳:易致气虚体质 脑力过劳:易致血虚体质 房室过劳:易致阴虚体质 身体过逸:易致气郁痰湿瘀血体质 常用空调:易生阳虚痰湿体质 常用电脑:易致气郁阴虚体质 三、运用感官就可以判断体质 1、望——体质总是有其外在表象 看形体:胖多痰湿,瘦则多虚 看神气:多静气虚,多动阴虚 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阳虚 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看眼睛:无神则虚,浑浊多湿 2、闻——耳和鼻也是判断工具 听声音:有无中气,最为重要 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温 3、问——最直接的判断方式 问二便:尿黄多热,便烂脾虚 问情志:敏感多虚,压抑多郁 问家族史:痰湿体质要小心 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问汗液:汗出重要,过汗则虚 问经带:经宣规律,带忌多黄 4、切——了解脉象的基本知识 浮脉——表证 沉脉——里证 迟脉——寒证 数脉——热证 弱脉——虚证 实脉——实证 弦脉——痛证 滑脉——痰证 平和体质 一、概念 平和体质是人体阴阳平衡、形神并俱所致的体质类型。 二、体质特征 主要表现:形体匀称,不胖不瘦。面色红润,目光有神。 行动敏捷,声音洪亮。睡眠正常,二便通畅。 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脉象:和缓有力。 三、识别要点 形体匀称,面色红润。行动敏捷,声音洪亮。 四、形成原因 先天禀赋强盛,后天调养得当。 五、养生原则——形神并养,平衡阴阳。 六、养生方法 1、精神养生:精神乐观,淡于名利,心灵登高,静神怡神。 2、饮食养生:寒温得当,五味平衡。食谱宜宽,全面营养。 3、四季起居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四时,不妄作劳。 4、运动养生:动静结合,形神并养。坚持运动,但欲小劳。 5、穴位调养:足三里、三阴交、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