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协调植物生态效益与绿化结构关系.doc
如何协调植物生态效益与绿化结构关系
摘要:绿量决定植物生态效益,而绿化结构形式影响绿量的大小,因此提高生态效益的关键在于采用合理的绿化种植结构。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成都市绿化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新的城市绿化形式是否对环境有利,本文从植物生态效益出发,针对降温增湿、固碳吸氧、滞尘等不同的生态作用,讨论最有效的绿化结构形式,分析不同绿化结构之间的利弊关系,以优化城市环境。
关键词:生态效益,绿量,复合式,草坪式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The abstract:The green quantity is the important point which will affect the ecological benefits,and the greening 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green quantity,so the key is to use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planting structure of Chengdu is changing. Whether this new structure is good for the city or not ,the text will discuss the pros and cons from the angel of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analyze the appropriate structure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 Ecological benefits, The green quantity, The combined type,The grass type
前言
城市绿化体现了城市景观效果,同时对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采用怎样的绿化结构形式才能达到最大生态效益,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1植物生态效益理解
1.1概念
植物的生态效益主要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通过固碳吸氧、吸收有毒气体、滞尘、减少噪音、增加空气负离子以平衡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衡量指标
传统上一般采用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来衡量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这两者都是反映绿化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并不全面,因为覆盖完全的一片草地同相同面积的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相比较,虽然绿化覆盖率相等,生态效益却相差很大。
为了综合评价植物生态效益,产生了新的衡量指标—绿量,即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又称三维绿色生物量,它突破了以往二维绿地指标的局限性,可以更确切的反映绿地植物构成的合理性及生态效益水平[1],将绿化从平面覆盖引向空间占有量。
“绿量”是生物生产力的基础,影响生物产量、植物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城市绿化追求生态效益但又缺少土地,因此结构合理的绿化有利于提高城市绿地利用率及增加绿量,有利于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2针对植物不同生态效益采用合理种植结构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区域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态功能才能设计合理的绿化结构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生态效益。
2.1降温遮阴方面
植物的这种生态作用主要是通过自身吸收辐射与叶片反射作用形成。据N.J罗森堡研究表明,叶片对可见光吸收约75%,反射15%,投射10%[2],研究表明遮阴率越强,降低辐射热的效果越明显。近年来成都主要受到“草坪热”的影响,在天府广场、春熙路、二环高架桥下、一环路沿线(如九眼桥合江亭等景观点),大量采用草坪形式,导致遮阴率下降。同时由于这些场地尺度大,铺装多,热效应明显,更应当注重环境的降温增湿,增加绿量,控制“草坪热”。专家指出,草皮面积适宜占绿地总量的12%左右,最高不超过30%,层次丰富的乔灌草更有利于生态效益发挥,同时增加常绿植物比例,可以提高遮阴率。但绿量的建立并不意味堆砌复层结构,如部分老街巷如玉林小区、小通巷等,由于建筑密度大,街道横截面积窄,空气流动小,散热慢,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绿化结构更多的是注重通风散热,避免层次繁多、密闭,以落叶或疏林为主,合理分配乔、灌、草比例。
2.2 固碳释氧方面
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20ppm,当浓度达到500~700ppm时,会产生不适晕眩感觉,因此植物作为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调节器,起着重要作用。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