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视域下文学商业化的表现.docVIP

市场经济视域下文学商业化的表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经济视域下文学商业化的表现.doc

市场经济视域下文学商业化的表现   摘要:用“盲目乱撞”来形容近年来经济对文学的冲击和震撼并不过分,经济附庸性使文学面临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挑战,对经济的过度沉溺使文学向娱乐化、功利化、边缘化转变,并且降低了文学精神本质的审美诉求,丧失了其“纯”与“真”的个性表达,在对读者阅读趣味的迎合中不断妥协。   关键词:文学;经济;商业化   一 文学和经济关系的发展流变   中国古代文人奉行了几千年的信条是:“不言钱,耻言钱”,创作乃是“为情造文”,而无“利”的目的。但文学与经济并非因此毫无关系,如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作文受谢,自晋、宋有之,至唐始盛。”唐宋时期,作文受谢在社会上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人们把这类酬谢称之为“润笔”。明清之际,商业出版逐渐繁荣,1872年,上海《申报》刊登的《条例》开创了中国近代稿酬制度的先河。《条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只论高雅不谈名利的文艺观。 20世纪初,文学市场伴随科举制度的废除应运而生,以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开始崭露头角。伴随社会的转型,国家力量要求文学承担政治功能的压力明显降低,文学视角逐渐投向于现实的经济生活。   80年代中后期,精英文学被大众文学取代逐渐退居边缘。1985年,文学经济市场发展出现拐点,出版社伴随市场化开始走自负盈亏之路。一时间,文学刊物停刊数目惊人,作家的工资及稿费不仅没有过去丰厚,甚至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尴尬现状。商品经济的消费力量震撼着脆弱的文学阶层,使文学商业化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二 文学商业化的影响   (一)娱乐媚俗化的文学职能   在商业化影响下,文学的教化功能逐渐弱化,文化市场上以“仙侠、穿越、网游、异能、架空”为主题的通俗文学杂志泛滥,这些快餐文化的入侵使文学领域中猎奇掠异之作异常畅销,文学的休闲娱乐功能呈上升之势。同时,网络文学对文学写作主体的颠覆,令文学创作流于平庸的码字游戏。   (二)功利化的文学本质   文学的传统本质是心灵的净化剂,而现今文学成为经济的奴仆,传统审美的超功利理论被人们的实践创作打碎,审美活动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伊格尔顿目睹当今社会审美与功利的紧密联系,公开宣称:“什么是功利的,什么就是审美的。”当下流行的手机文学、网络文学乃至“身体写作”,便是功利驱动下催生的文学品种。   (三)边缘化的文学地位   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步降格,作家的中心地位失落,逐渐滑向边缘地带,精英文学让位于大众文学,“纯”文学经典性和永恒性不断消解。以“郭敬明现象”为例 :在“2008―2009年度中国版机构暨文学刊物10强”评选结果中,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榜首,而由一代文学大师巴金所创办的《收获》仅以459票名列第六。[1]   三 文学商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工业文学   在文学创作的“流水线”上,文学“作品”缺乏创造力,成为被大量“copy”而不是“create”的商品。从快餐文化需求出发,文学借用一切流行文化元素和商业元素,组织没有思想的故事,让读者、书商各取所需。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文学满足心灵的精神渴求、人生反思的作用则荡然无存。   (二)低俗文学   面对商品经济的诱惑,人的欲望在不断释放中颠覆了文学的灵性。许多文学读者从严肃文学、纯文学的领域退出来,跻身于色情、暴力、黑幕、婚恋小说的读者圈中。隐私、欲望、性暴力和江湖官场描写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印量指标和利润率要求,在敛取金钱的同时也在赢取人们的眼球。   (三)高产文学   由于创作动因的利益化,创作中“吟盘一个字,捻断敷根须”精益求精的追求几近绝响。倒是身体写作、欲望写作大量充斥于创作中,所谓的创作率极高的明星作家和美女作家层出不穷。以2009年中国文学创作为例:长篇小说实体书出版达3000余部,相比2008年成倍增长;各类诗歌刊物和作品数量巨大;网络文学持续热潮。[2]但在发行数量节节攀升,发行码洋直线上涨等一系列虚假繁荣的幻象背后,是经济与文学的严重对立。   四 文学商业化的失衡   经济活动的日益繁荣使文学创作“不为稻粮谋”的清高早已消失。文学的商品化,意味着作家以利润原则为中心,优先考虑经济收益。作家迎合出版商,为牟利而创作;出版社迎合读者,以读者喜好为取舍标准;读者为享受而购买,以娱乐为目的。   以“莫言热”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名人故里经济日益成为一种模式化的发展思路,但其目的往往落空,河南驻马店烂尾的梁祝故里景区、山西娄烦县的孙大圣故里景区建设悬置等就是例证,更为悲凉的则是经济没能得到发展,文化尊严已在娱乐中被践踏。就像《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消遣与消费莫言正成为一种‘自觉’……莫言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包含着令人惊叹的狂乱与荒诞,但看来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